3月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在回顾过去一年工作时,总理特别提到:政府工作还存在不足,有些改革和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少数干部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一些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容忽视。 梳理这几年的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都反省过政府工作的不足。2014年提出,“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公职人员中不廉不勤现象仍然存在”;2015年提出,“少数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乱作为,一些腐败问题触目惊心,有的为官不为,在其位不谋其政,该办的事不办”。纵向比较,今年在“不作为”“乱作为”之外,又多了“不会为”一项。 对工作不足反省的深入,意味着政府对自身角色的把握越来越精准。作为一个现代政府,哪些工作是守土有责,哪些应交给市场社会,应有明确的边界意识。“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可说是政府工作的“负面清单”,这些病症如果不能清除,那必将影响新一年政府目标的实现。而几个关键词汇,并非泛泛虚指,在现实中都能一一对应。 比如“不作为”,过去一年中央政府力推简政放权,但有些“权”放不下去,有些“权”下面接不住。重要问题即在于上下交接中,有没有“作为”的意识。放权的不能“恋权”,搞明放暗卡,接权的要“多走一步”,不能怕担责任。如此才能避免“好政策不落实等于白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