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飞机之后,饥肠辘辘,为什么来第一市场?其实三亚就那么大,
吃的比较集中都在那附近,我认为市场是整个城市的灵魂核心,也是最贴近民生生活,了解一个
城市就应该从吃开始。纵使你问当地人吃什么最好,答案可能都不一样,每个人的生活习惯,饮食方式,甚至口味都可以细致调整。我不追求高级雅致,我相信市井也有风情,我不墨守成规,也不怀狭偏见,我既能出入高档餐厅酒店,也能品味地道美食!
这次来到第一市场也算是“美食探店”吧 ,经常听朋友说起一家叫四川毛哥的海鲜加工店,也在很多驴友的游客的游记里,这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店能让人口口相传呢?于是我们亲自来探探了。
之前在西沙群岛品尝到的原汁原味的海鲜做法,新鲜捞新鲜煮,让我难以忘怀,这次来尝尝大家口中说的正宗川味海鲜,想必也不会让我失望。
海鲜自然是去第一市场买的,这里的海鲜既经济实惠,又新鲜生猛,还是政府控制,工商局统一管理的,又有统一的价格表,又有公平秤,自然是广大游客钟爱之地。买好海鲜之后拿到四川毛哥店里加工,加工费是统一收费,严格按照物价局发布的价格表来收取,不用担心任何宰客行为,这点很是让人放心。况且毛哥店里还有很多监控,厨房也是随时可以参观的,调包这种事情也不会发生,想必这是很多人选择和推荐这里的理由之一吧。
海鲜陆续上桌,光是看着这一桌丰盛的海鲜,我的口水就已经吞了好多次了。
左下角是红心火龙果汁,甘甜解渴,还非常浓郁,纯纯的果汁,推荐。
川味海鲜自然口味重一些,各种调料相互融合,产生的却是非常劲爆的味道,刺激着舌尖的味蕾,让你欲罢不能,用一个字来形容的话,那就是——爽,喜欢辣的朋友可千万不要错过了。
爆炒蛏子王,肉多,有嚼劲,摆盘也相当精致。
比起海南特产和乐蟹,我更钟爱红花蟹,肉多,嫩,肉本身就带有一丝香甜,吃起来口感特别好,而和乐蟹因为是河蟹所以有一种泥土味,我不喜欢。辣炒花蟹,入味十分,把蟹肉剔出来沾上一点盘子里的汁,味道特别棒。
我是爱虾大王,各种虾都逃不过我的手掌心。虾也成为我餐桌上的必点之一。麻辣基围虾,好吃上升到新高度,比起白灼基围虾的清淡,麻辣的更能刺激你的味觉。
除了海鲜,来海南还必须要吃地道的菜,本地菜,真正属于本地才有的味道。
五指山野菜(又名树仔菜、天绿香),五指山野菜原名鹿舌菜,又名马兰菜、革命菜,生长在海南省中部五指山区,常年生长,与树仔菜、四棱豆相比,这种菜冬天不减产,没有季节的限制,好种好管,是当地农民常食用的菜肴,它以其清香嫩滑的口感博得人们的喜爱。在战争年代是琼纵战士的家常菜,故名革命菜。
常吃青菜身体好哦,特色的青菜大家就多多吃吧。
蒜蓉炒四角豆
龙豆,即四棱豆。又称四角豆、扬桃豆、翼豆、翅豆、皇帝豆、香龙豆、去宵豆等。原产于热带非洲和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在中国主要生长在海南、西双版纳等地。
四角豆也是我每顿必点之一,因为清甜爽脆的口感,让我更加喜爱。
看着也非常有食欲呢。
我觉得我一个人都能干掉一整盘。
这碟金银配扇贝,简直就是惊喜,从来没有想过胡萝卜的鲜甜能让扇贝的口感更加充盈。
吃完一个又一个,停不了口呢。金灿灿的金黄色,撒上葱绿,非常特别。回家我也要试试这种风情。
椰子饭,由糯米和枸杞做成,淡淡的清甜,也是海南特色。
丰盛的一顿,大快朵颐。
还没有介绍花甲和白贝冬瓜汤呢,在海南,花甲也叫螺呢。平时在广东我也是很喜欢吃这两道菜。
今天没有点我喜欢沙虫,下次再来吃!!! 这次走访第一市场,发现不见了很多”走鬼“档,城市规划好了是好事,不过,同时也是让城市少了传统人文的气息,那种穿街过巷,挑担卖东西的景象,不知道过去多少年会因为城市发展消失得无影无踪。
可能我是个念旧的人吧,喜欢传统,喜欢人文气息重。
推荐一些三亚的特色小吃给大家吧,敬看我文章的吃货们。
柠檬茶
主要集中在第一市场街头,最简单的制作方法,却有着非常完美的口味。
切好柠檬片,捣碎,加蜂蜜,加水,很简单,但是很清爽。一般是推着车的小摊,在第一市场门口,很多,随便选一家都可以。
只有一謦甜品才会有特色的鸡屎藤,鸡屎藤在广东也比较常见,清热解毒。
主治:祛风除湿;消食化积;解毒消肿;活血止痛。 地址:文明路和和平街交叉口
这是之前吃的冰沙清补凉,两种都很不错。
抱罗粉
抱罗粉是一种米粉,其粉身比“海南粉”略粗,琼北各地称之为“粗粉汤”,
文昌县抱罗镇所产的最出名,抱罗粉的名字就叫开了。
抱罗粉好吃在于汤靓。粉店里往往放着一个大锅,锅中熬煮着猪骨或牛骨。汤滚时,不断地把浮沫除净,熬至骨味完全渗出,再调人适量食盐、味精增鲜即成。吃时把早已烫熟凉却的米粉沥干水分,逐一加入炒花生米、炒芝麻仁(碾成碎末),炒笋丝、炒酸菜、特制牛肉干丝、炒猪肉丝、蒜香熟油、香菜、葱花等。打一勺滚烫靓汤浇过粉面,洒进少量胡椒粉即成。
地址:第一市场旁小正抱罗粉
这家店里还有一种名小吃——虾饼,油炸出来的金灿灿的面饼,越脆越好吃。
椰丝糕
第一市场随处可见,软糯的面里面裹着甜甜的椰丝,也是海南的名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