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没轻言(信)平昌文化底蕴浅薄(四) 平昌自明代起有八进士、七将军、一位中国早期革命领导人、一位民国总统抚恤的烈士,这些人众共知之事姑且不论,单就目前县内题刻于山隅水岸、井市径边并保存完好的诗辞歌赋、警句格言等诸多文化遗产,就其品质和数量而言,在四川尚未见有超越者的报导。 现列山系承载的历史文化:一、仓古道上的石刻(见前);二、现存山寨上的石刻(见前);三、历代石刻华表(见前): 四、题刻、石阙、龟(屃屭)碑: (1)题刻:除江口水乡所列之外,最知名的要数粉壁乡和“画荻高风”和“燕翼书田”。它是本域“耕读传家”文化促人奋进的世代绝唱;刘家沟的“诗石”约30平方全是当地名人的律诗绝句题刻;得胜镇北山寺外的“劝世文”及“永镇山河”等题刻也很能有文物价值,全县此类题刻广泛,上为举例。 (2)石阙:汉代成对地建在城门或建筑群大门外,表示威仪等第的建筑物,后为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宫阙(也泛指京城、宫殿);再后则演变成山口、关隘的箭楼(如镇龙的“箭阙垭”);还有竖立于祠堂门口(如澌岸何氏宗祠)者。它的基本功能与华表接近。如一些家庭殷实又宽厚待人,逝后修有毫华大墓者,将其竖于墓前壮观;何家祠堂门口的阙,是因本家出了一名全川知名的武生。 平昌的石阙现存完好有22处,其中最老的要数江口白顶子的袁氏阙,其余(包括坟亭子)皆为清代,分布在兰草、青凤、界牌、澌岸、元石、镇龙、笔山、云台、坦溪、望京、灵山(比丘坟)等地,阙的闲处都有当地名人的题诗。黑马山墓群题诗竟排列了当时巴中的大部分文人雅士。 (3)龟(屃屭)碑:原江口有2处,白衣有3处,岳家有2处均被50年代初毁坏。现在还完好的有岳家武举向XX神道碑、余焕文“德教碑”(在恩阳浮图关)云台孙希文“德教碑”、五木张复旦功名碑。笔山苟天赐功名碑等。土兴李时清德教碑等,它们都是传统的农耕文化的遗世产物,一看见它,你就必然要想起“二十年寒窗”“闻鸡起舞”、“一举成名天下知”等读书艰辛之语。 另:在云台一带还发现有“泰山石吞口”及符咒;还有明代寺庙遗址上有“五雷镇鬼碑”,都是存世很少急需保护的东西。(作者同前三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