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朋友圈被疫苗刷屏,疫苗是殇是福争执不下,有些人干脆表示,“既然疫苗危险,还不如不打了!”孩子马上要打疫苗了,是打还是不打?怎么打更安全?
这些疑问,你可能会有:
打了未冷藏和过期的疫苗,会有生命危险吗?
只要是正规疫苗,未冷藏和过期,人接种之后直接致命的可能性较小。这种疫苗最大的风险是失效,即人接种后无法对相应疾病免疫。
对于狂犬病、破伤风等致命传染病,接种无效疫苗后无法防止感染,一旦感染就会危及生命。
而对于甲肝、水痘等疾病,人在接种无效疫苗后会认为自身有抗体,而放松警惕,增加感染疾病的可能。
怀疑自己接种到了未冷藏疫苗,应该怎么做?
可拨打全国公共卫生热线12320进行咨询。
4月25日预防接种日 疫苗打还是不打?
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按照我国免疫接种程序规定:在婴儿出生24小时内,即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并在婴儿1周岁之前,完成程序中的所有基础免疫。
二类疫苗是不是就不重要?
当然不是!一二类疫苗的划分只是国家在费用上、管理上有所区别,但是在科学上是没有差别的。
在很多其他国家基本上实现了所有疫苗的免费,而我国由于一些经济方面的原因还并未实现全部疫苗的免费接种,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接种自费疫苗可以让宝宝获得更广泛的保护。
疫苗是否是百分之百安全的?
不是!这是跟疫苗的产生有关的。
疫苗本质上来说就是经过处理的致病细菌或者病毒,这些细菌或病毒通过科学手段使它们没有了致病性,然后在注入人体内,模仿一次无害的感染过程,让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从而来杜绝这种疾病的再次发生。有一些宝宝可能存在天生的免疫缺陷或者一些其他别的原因很可能导致那些失活的细菌和病毒再次拥有治病性,让宝宝反而感染上了疾病,比如说『糖丸』。
但是,这种概率是极低的,通常都是百万分之几的概率,所以相比接种疫苗对疾病的预防带来的好处,那些极低可能存在的副作用实际上是不太需要担心的。只要按正常程序接种合乎规定的疫苗,对宝宝始终是利大于弊的。
近年疫苗事件屡屡发生,这么看来,接种疫苗也不安全了,事实上不安全的并非疫苗本身,不安全因素来自人为疏失。
接种疫苗有用吗?几组数据告诉你!
1992~2009年,我国通过防疫接种预防了9200万人免受乙肝病毒的感染,其中预防慢性乙肝病毒感染2400万人,减少肝硬化、肝癌等引起的死亡430万人。就是说,如果不接种疫苗的话,光是肝硬化和肝癌在我国每年就会导致25.3万人死亡!
通过开展强化免疫活动,全球麻疹死亡从2000年的53.53万例降至2010年的13.93万例。
因为有疫苗,天花这种疾病在1980年就已经被消灭。
因为有疫苗,脊灰病例数自1988年以来减少了99%以上,从当时估计的35万例减至2013年的406例报告病例。因为有疫苗,全球启动了“消灭脊灰行动”,2013~2018年是消灭脊灰最后阶段,我们正向脊灰发动总攻;如果成功,我们将走向永无脊灰世界,孩子们也再也不用接种脊灰疫苗。
因为疫苗,全球每年能避免200万至300万人死亡。
事实上,每个孩子一出生,便可以从医院获得《预防接种证》,这是宝宝预防接种的凭证,孩子应根据各年龄段要求,按时接种各类疫苗。
儿童疫苗分为免费和自费两大类
第一类疫苗是国家免疫规划内的疫苗,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麻风二联疫苗、麻腮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第二类疫苗,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济南问题疫苗案件中的疫苗是第二类,儿童普遍接种的一类疫苗没有涉事。
那么疫苗接种哪些事项要注意?
1、宝宝打预防针之前,家长要给宝宝洗洗澡,换上干净衣服,向医生说清楚宝宝的健康状况,经医生检查认为没有接种“禁忌症”方可接种。
2、告知医生宝宝身体状况。家长要熟悉宝宝的身体条件,宝宝对哪些药物过敏,在接种的时候有什么特别注意的地方都要在接种前跟医护人员认真沟通,尽量避免孩子出现任何不适症状。
3、接种前做好准备。要做好宝宝的卫生工作,保证接种时宝宝身上干干净净没有脏污,比如提前给宝宝洗好澡。去接种的时候帮宝宝换上干净的、宽大舒适的纯棉衣服,脱穿起来比较方便。
4、几种情况要延迟接种:有时候宝宝的身体状况不允许接种,比如患有免疫缺陷病、过敏症、急性传染病、心脏病、结核、肾炎等疾病,这种情况可以拖后接种时间。
5、接种后对接种部位的处理:疫苗注射完成以后要先用棉棒轻按针口,没有血液流出就可以了,切忌用手揉捏接种处,否则很容易发生淤血。
6、不要着急离开:当针眼处已经凝血后不要立即带宝宝离开,正确的做法是要在接种处观察宝宝有无不良反应出现,如体温增高,过敏等症状。一旦发现异常马上与医生诊断。
接种疫苗前,三句话家长一定要问!
第一句话,
一定要问疫苗的名称,防止用错疫苗的差错。
第二句话,
一定要问疫苗安培瓶的刻度,也就是容量多少。不同年龄段,打同一种疫苗也是不一样的量的,美国就曾经出现了给孩子打过量的问题。
第三句话,
要问疫苗的保质期,中国对于疫苗的使用其实是很严格的,即使是在保质期临界点的疫苗,都会退出流通市场的,所以,一定要询问保质期。
一张图告诉你一类疫苗接种时间:
1、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HIB疫苗)
接种目的:预防肺炎、脑膜炎、中耳炎、心包炎等。
接种时间:6月龄以下儿童注射3针次,间隔1-2个月,1年后加强1次。6-12月龄儿童注射2针次,间隔1个月,于出生后第二年加强接种1次;1-5岁儿童注射1针。
小贴士:5岁以下宝宝易感染B型流感嗜血杆菌,它不仅会引起小儿肺炎,还会引起小儿脑膜炎、败血症等严重疾病,是引起宝宝严重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2、狂犬疫苗
接种目的:预防狂犬病。
接种时间:犬类动物咬伤或抓伤者越早接种越好。
小贴士: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至3个月,是病死率高达100%的急性传染病,被犬类动物咬伤后一定要及时接种疫苗。
3、口服轮状病毒疫苗
接种目的:预防秋季腹泻
接种时间:6个月-3岁以儿童每年口服1剂次。
小贴士:婴幼儿秋季腹泻是一种由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其是秋季婴幼儿就诊的主要疾病,婴幼儿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后,即使感染轮状病毒也可以减轻症状。
4、流感疫苗
接种目的:预防流感
接种时间:6月龄-35月龄儿童注射2剂次,间隔1个月,每剂次0.25ml;3岁以上儿童注射1剂次,每剂次0.5ml。北京地区每年9-12月接种。
小贴士:在流感流行季节之前接种,可以减少受种者感染流感的机会或者减轻流感症状。在欧美国家被列为免疫规划,提供免费接种,在我国属于第二类疫苗。在北京市,为中小学生和老年人提供免费接种,其他年龄段自愿自费接种。
5、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
接种目的:预防7种血清型肺炎球菌引起的侵袭性疾病。
接种时间:3-6 月龄婴儿接种3 剂次,3、4、5月龄各一剂次,每次至少间隔1个月,7-11 月龄婴儿接种2 剂次,每次至少间隔1 个月;12-23 月龄婴儿接种2 剂次,每次至少间隔2 个月;24 月龄- 5 岁儿童接种1 剂次。
小贴士:是2岁以内婴幼儿可接种的预防肺炎球菌肺炎的疫苗。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于2015年在我国退市,目前北京市仅有极少数医院为婴幼儿提供基础免疫最后1剂次的接种,其升级替代品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在欧美国家被列入免疫规划,提供免费接种。
6、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接种目的:预防肺炎球菌肺炎
接种时间:2岁以上体弱多病儿童、65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疾患或免疫功能减弱的人群,注射1剂次,高危人群5年后加强一次,健康人不需加强。
小贴士:引起肺炎的病原体有很多种,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全国数据能证实肺炎球菌导致的肺炎在我国肺炎中所占的比例,所以目前没有列入第一类疫苗。该疫苗在欧美国家被列入免疫规划,提供免费接种。
7、水痘疫苗
接种目的:预防水痘
接种时间:18月龄接种第一剂次,满4岁接种第二剂次。
小贴士:水痘在幼儿园、小学容易发生局部暴发流行,在欧美国家被列入免疫规划,提供免费接种,在我国属于第二类疫苗。北京市如遇幼儿园、学校发生水痘疫情,为保护易感者,对没有接种过水痘疫苗的15岁以下儿童提供免费应急接种。
8、DtaP-IPV/Hib五联疫苗
接种目的:属于联合疫苗,将针对5种疾病的疫苗成分联合在一起,可预防儿童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
接种时间:2、3、4、18月龄各接种1剂次。前3剂次之间最短间隔≥28天,第3-4剂次之间最短间隔6个月。
小贴士:DtaP-IPV/Hib五联疫苗,宝宝仅需打4剂次,若用传统疫苗则要12剂次。其因接种剂次少,被一些儿童家长所选择。该疫苗在欧美国家被列入免疫规划,提供免费接种。
另有两种自费疫苗,更多是在出现疫情传播风险情况下才会被人关注——霍乱疫苗和出血热疫苗。
选择正规、大型的医疗机构和防疫中心接种疫苗,宝爸宝们不用过分担心,为了预防一些宝宝易感而且危害较大的传染病,该打的疫苗还是不能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