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gyxww.cn/GY/UploadFiles_4442/201603/2016032217384092.jpg http://www.gyxww.cn/GY/UploadFiles_4442/201603/2016032217384877.jpg http://www.gyxww.cn/GY/UploadFiles_4442/201603/2016032217385512.jpg “编钟一般宫廷才有,而一个行政区划最高为‘府路’的广元却铸造了编钟,‘地方’上为什么敢铸造编钟,太奇怪了,这是国内独一无二的发现。”在广元收藏界朋友圈的藏品中,有一块编钟孤品备受各路藏家推崇,它出自元代,上面的铭文“广元”十分惹眼,并引发人们很多联想。
工艺精美 纹饰复杂
与“大元通宝”同质
这是一只制作十分精美的青铜残编钟,红斑绿锈,古色古香,商周器形,上端基本完整,下端已毁。收藏此钟的广元市收藏协会副会长贾红丁曾取样请人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其黄里带红的铜质与元朝使用的“大元通宝”成分一样,明显区别于明清铜质,可以确定是元代铸造。
编钟残高22厘米,肩宽5.5厘米,口径17×14厘米,钟体厚1.2厘米,钮高6厘米,残重2100克。钟断口呈椭圆形,钟钮青龙双蟠,二龙张口相对,臣字眼。双龙身铸卷云纹、云雷纹、勾连雷纹、斜线纹、波形雷纹等。钟肩上面扁平,铸有一圈突出的宽弦纹,以钟钮为界分为二弯新月。界内满铸细雷云纹。钟肩下铸突出的宽弦纹一道,弦纹下铸细弦纹一周,再下有蝇纹三周。第一周蝇纹下有乳丁纹12枚。第二周蝇纹下有细雷云纹一周。在细雷云纹、蝇纹、乳丁纹之间的钟身正反两面,铸有以蝇纹为界的条形方格,方格内铸仿瘦金书铭文,一为“广元”,一为“夹钟”。
迷惑不解
“广元”地方编钟因何而铸
广元市音乐家协会原主席陈定懋也看过编钟,据他讲,可以肯定,它属于秦汉以后制作的编钟。因为编钟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打击乐器,出现在商代,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自宋以来渐渐衰退。秦汉以后,在历代宫廷雅乐中所使用的编钟多呈圆形,形制上有了很大改变,且每钟只能发出一个乐音。“夹钟”在古代音律中排在黄钟、大吕、太簇之后,相当于升D调或降E调。
据陈定懋说,编钟作为重要的礼器,声音洪亮、铿锵悠扬、悦耳动听,但自春秋战国以后,一般在宫廷中或诸侯国中才有,很少流传民间。自宋以后,迄止清代,编钟铸造技术鲜为人知,钟乐也渐被淘汰,清代宫廷中所铸编钟,不仅其形制与传统编钟不同,其音律更是相去甚远。秦汉以后的编钟大多在宫廷或诸侯国重要、庄严的政治活动中演奏。那么,广元作为一个行政区划最高作为“府”的地方为什么会铸有“广元”编钟?
专家考证
广元府路庆典铸钟为最大可能
据收藏此钟的贾红丁先生讲,此钟是十几年前有人采砂时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皇泽寺下的嘉陵江河道挖出来的。先后秘密经多人之手辗转成都等地,后被一直苦苦跟踪的贾红丁收藏,经广元市文馆所有关文物工作者鉴定,确认是元代编钟。
据贾红丁根据有关史料及编钟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作用大胆推测,此编钟应是元代广元府路庆典所铸的礼器(乐器钟)。据《广元县志》载,“广元”作为行政区划名称最早出现于元世祖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元朝统治者取元“德威广播,疆土广大”及《易经》“大哉乾元”之意,置广元府路。元军由北向南取道广元进攻西南地区时,曾在此遭遇顽强抵抗,激战数月,现存于广元皇泽寺中元代至元二十六年六月镌刻的《广元府记》石碑上有大量文字反映元代统治者对处于南北交界线的广元的重视:“利之为郡(元以前广元为利州郡),内而朝廷,外而川蜀,近而关陕,远而云南诸郡,将观国光,贡方物,使辙交驰……”作为广元“升府盛事”,官方请命铸钟庆贺“天下一统”是完全正常的。遗憾的是,此猜测难有方志证实。
有此猜测
兵火战乱编钟沉陷江河
贾红丁说,广元古城出土文物甚多,但自铸“广元”的铭文从未见过,所以此钟对于研究广元古城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意义重大。由于广元是中原进入四川及西南的咽喉,进而此钟对研究四川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根据残钟的发现地为皇泽寺下嘉陵江河道这一点,据陈定懋和贾红丁分析说,作为历史上惟一女皇武则天的祀庙,皇泽寺有可能是当年官府铸钟后选取的最佳放置地。皇泽古寺因武则天的关系,唐宋时在嘉陵江边规模宏大,香火极为旺盛,是“正月二十三(武则天生日),妇女游河湾”(广元妇女纪念武则天的民俗)的固定景点,历元明清数代几建几毁,推论在元明或明清战乱兵火中寺庙焚毁时致残被抛往江中。
编钟应为完整的一套,为什么现在独剩一尊残片,究竟它们毁于何时,因何损毁,是一同埋入江底,还是散失他地?由于年代久远,史志缺乏,暂无从得知。不过,广元收藏及研究古典器乐的行家希望就“广元”编钟的所有问题通过广元晚报向收藏、研究古典器乐的同行们和有关专家、学者请教,并互通信息。
广元晚报记者 秦海 文/图 延伸阅读
编钟是古代等级和权力的象征
编钟,是中国古代上层社会专用的打击乐器,是等级和权力的象征,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
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它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1957 年,在我国河南信阳城阳城址出土的第一套编钟13枚演奏的东方红乐曲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唱响太空。 宗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