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没轻言(信)平昌文化底蕴浅薄(五) 平昌自明代起有八进士、七将军、一位中国早期革命领导人、一位民国总统抚恤的烈士,这些人众共知之事姑且不论,单就目前县内题刻于山隅水岸、井市径边并保存完好的诗辞歌赋、警句格言等诸多文化遗产,就其品质和数量而言,在四川尚未见有超越者的报导。 现列山系承载的历史文化:一、仓古道上的石刻(见前);二、现存山寨上的石刻(见前);三、历代石刻华表(见前);四、题刻、石阙、龟(屃屭)碑。 今列本域现存或刊载于碑碣和方志的“传统文化教育”石刻。 这时说的传统文化,就是古人实践“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后,最有说服力的经典总结,是以古代各贤哲们抄录或撰写于诗书里的至理名言,数千年(包括今时)行之有效而无人欲以否定者! (一)吴镇书刻的《蕉窗十则》竖于文昌宫,原作者就是号称“文昌帝君”张亚子(碑忆毁,有传抄件,1947年的《吴氏宗谱》有载; (二)进士吴德潚书刻的《吕子孝睦房训辞》(原作者吕坤(1536--1618),商丘宁陵县人,明代著名无神论思想家、哲学家)。原刊于家壁以教子孙,19801Z人当垃圾拉走不知去向; (三)清末举人陈金门书刻的《康熙圣谕广训》,原件载《清史稿》“圣祖仁皇帝本纪”现完好,并有拓件。 (四)吴 銮配书(忠孝廉为岳飞手迹,銮配节字)的“忠孝廉节”四字成版4张,现在白衣某家客厅内,保存完好亦有拓件; (五)余焕文(进士。礼部主事)的《游广寒宫文》是其在巴州云屏书院、宕粱书院任山长时托小说之名,写的一篇教学子“鸡窗苦读”、“蟾宫折桂”的范文,在校中被莘莘学子广泛推崇,现载清代《巴中县志》; (六)余 堃(翰林)书刻的《余氏家训六则》原碑褡毁,但忆载入宗谱之中,后裔余涧兰(原省高教局长)、余寿勋解放后工作了,仍抄有原件作人生的座右铭; (七)张复旦(1778—1853 廪生、军功六品)有“戒烟(鸦片)歌”载本人诗集(未梓,清代原稿存嫡系后代手中),当时影响很大《巴州志》有限载: 八)荔枝刘家山贡生刘怀义(乡试考中,但未被取举人者)《训子言》(古民歌)200余言,已载入《黎阁堂刘氏宗谱》,有手迹。 (九)廖纶在今昆山做官时,书刻的《朱子(朱伯庐)治家格言》全文,现存昆山市“文管所”,县内有拓印件。 以上属举例,不包括刊刻于县内北山寺外墙上的“劝善歌”和各大小姓氏“宗谱”上的“家规”、“族训”、“族规”等。 作者何茂森(请人代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