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410|评论: 20

西充县曾经的“东方小香港”、“充国夜巴黎”-------多扶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8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lol:lol
发表于 2016-3-28 20:0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宝场缺个疯子去当吗?空顶大仙空顶久了就成神经病了

发表于 2016-3-28 20:0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3-29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没听说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3-29 21:44
和尚,道士士,大仙,顶仙,多扶
人才倍出

发表于 2016-3-30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lol:lol:lol
发表于 2016-3-30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
smx

发表于 2016-4-1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剁 佛
发表于 2016-5-13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好帖子,不顶不是多扶人

发表于 2016-5-13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凤凰山浪子 发表于 2016-5-13 16:04
真是好帖子,不顶不是多扶人

不是曾经,是赛曾经。支持大多扶。
发表于 2016-5-14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想想那个年代,想象下当时的场景,真的还蛮羡慕的

发表于 2016-5-14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很中肯,以前多扶丝厂锅炉房的蒸汽放哨金山永清都将可以听见

发表于 2016-5-14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像宣川部高官
发表于 2016-5-14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多扶镇办企业多达20余家, 特别是西充多扶丝绸厂,全县50%的茧子调集多扶,与著名的国字号老企业南充丝二厂平分秋色。到上世纪80年代末,仅茧丝绸企业的年产值即达2500多万元,税收250余万元,有职工近3000人。镇上有商店400多家,食店300余家,大型餐馆8家。由于上班实行“三班倒”,随时有职工上下班,加上探亲访友者,在月光灯影下谈情说爱者,镇上的夜啤酒摊、歌舞厅通宵人头攒动,激情飞扬,欢声笑语不绝于耳,热闹压倒县城。加之都是热情青年男女、帅哥靓妹,思想前卫,性格开朗,行为大方,遂使多扶这个“小香港”、“不夜城”的美名远播四方。到上世纪90年代,多扶人到外地出差,都还有人乐于打听西充的“小香港”。
发表于 2016-6-8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扶镇工业基础坚实 ,早在上世纪70年代,该镇即是全省乃至全国乡镇企业的一个典范、一面旗帜。其栽桑、养蚕、缫丝、织绸“一条龙”发展的成功经验,1978年在《四川日报》头版头条刊发,被誉为四川省“加速发展社队企业中出现的新事物”,极大地带动了全县茧丝绸产业的迅猛发展。

当时,多扶镇办企业多达20余家, 特别是西充多扶丝绸厂,全县50%的茧子调集多扶,与著名的国字号老企业南充丝二厂平分秋色。到上世纪80年代末,仅茧丝绸企业的年产值即达2500多万元,税收250余万元,有职工近3000人。镇上有商店400多家,食店300余家,大型餐馆8家。由于上班实行“三班倒”,随时有职工上下班,加上探亲访友者,在月光灯影下谈情说爱者,镇上的夜啤酒摊、歌舞厅通宵人头攒动,激情飞扬,欢声笑语不绝于耳,热闹压倒县城。加之都是热情青年男女、帅哥靓妹,思想前卫,性格开朗,行为大方,遂使多扶这个“小香港”、“不夜城”的美名远播四方。到上世纪90年代,多扶人到外地出差,都还有人乐于打听西充的“小香港”。


  在多扶乡镇企业的鼎盛时期,赵紫阳、杨汝岱前后两位四川省委书记,原省委副书记、重庆市委书记鲁人东等领导人都曾多次来该镇视察。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6-8 23:14
我老婆有个职业病,她以前学了十二年跆拳道……结婚后,她每次揍我前都会先向我鞠个躬,揍完我后还非要逼着我和她握个手……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