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清明将至,人们开始计划祭祖和扫墓的出行计划。与此同时,也有不少网友和机构在呼吁远离燃香化币、鸣炮焚祭的祭烧陋习,主张采取网络写文章寄托哀思的绿色祭扫活动。就在近几年,网络祭拜已成为多地的新民俗。 清明节临近,关于殡葬、祭祀的话题也多了起来,而具体的内容每年则是大同小异,比如殡葬服务价格太贵、祭祀陋习多年如昨等等。其实大家也都知道,关于清明节的核心话题也无非就是两个:一个是“葬”,一个是“祭”。而很多网友都有这样的感受,那就是经过媒体这么多年的呼吁,以及政府各种政策、措施的出台,百姓“死不起”的问题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很多地方都推出了居民基本殡葬服务免费的政策,基本上满足了百姓的基本殡葬服务需求。 但是说到“祭”的问题,还是让人大摇其头,仍旧难以从奢华、浪费、攀比等社会不良现象中解脱出来,这从每年清明节前后祭祀品市场各种奇葩祭品层出不穷上就能看得出来。不过值得欣慰与期待的是,在因为焚烧各种高档、奢华祭品而带来的乌烟瘴气中,也开始出现了越来越多令人感觉神清气爽的“清新之气”,网络祭拜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与接受,我们不妨身体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