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扰短信、诈骗电话,很多人都不胜其烦。最近,连儿童的信息都敢打包出售、公开买卖、而且“精确到户”的一则报道,令人莫名惊诧。据记者调查,只需花32000元就能买到济南市20多万条1-5岁的婴幼儿信息,顾客还可以选择买哪个区的。儿童的信息不仅仅是营销敛财的小事,更事关下一代的基本安全与整个家庭的幸福,如果连这些都得不到保障、苟且容忍,那又有什么不能放纵呢?(人民网) 网友认为:当今社会,居民需要登记电话住址等个人信息的场景也越来越多,而在这个大数据时代,公民个人信息同时也是消费的起点,是创造利润的关键要素之一。因此,公民个人信息对于买者和卖者来讲,都成了有利可图的宝库。特别是在极低甚至为零的违法成本之下,贩卖公民信息让不法分子尝到了甜头,因而愈发猖狂放肆。 网友热议:泄露贩卖公民信息,轻者使当事者生活受到搅扰,重者则不免会引发诈骗乃至人身伤害。因此,对此类违法犯罪,必须及时打击制止。对于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在我国并非无法可依。我国刑法明文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