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闻“多家XXXX公司集体失联”,联想到我曾待在一家所谓的理财公司工作的经历,庆幸自己果断离开是最正确的事情。
1、据说,这是里“钱多自由高大上”
我在一个十八线小城市生活,从事财务工作。
11月份,在我省主流招聘网站看到某资产管理公司入驻我市,高薪资、双休、五险一金、上海公司,网站上的信息看起来高大上,让我跃跃欲试。
由于之前一直做财务主管,工作上面没有大的突破,希望今年事业可以更进一步,我投了该公司的财务经理一职。
投简历后大约3天后面试,面试的过程我感觉不是很正规严谨。大概问了些问题基本就确定下来让我赶紧上班。
当时隐隐觉得哪里不对,但还是被高薪酬和双休吸引了,想着先进来做着。
2、第一天上班,我整个人都不好了
上班第一天,入职时听到人事说“今天多少人离职”还觉得这么高的薪酬,怎么离职的还这么多?
入职时填写资料后,人事也不管你了,也没有安排座位,就让人在大厅那里坐着。我觉得这里的管理非常混乱,行政人员完全没有一点专业度。
坐了一下,来了一群销售人员,原来每天早上他们都需要开会培训。人事让我们新入职的跟销售一起听产品介绍,我大概看了下产品资料和销售经理培训的内容,心里觉得不对劲。
首先他们的产品是自融的产品,理财产品也没有时间限制,风控几乎为0,而且完全看不到产品的赢利点在哪里。
销售经理更是大话连篇,直接说总公司明年上市,我心中暗笑,上市至少要3年盈利,我来的时候查过其总公司,2014年12月才注册,太忽悠人了吧。基本判定这个理财公司不靠谱。存在欺骗行径。
下午回家后我赶紧查询相关资料,发现其总公司虽然注册资本有2亿,但实收资本资金为0,虽然现在《公司法》允许部分企业认缴,但我记得金融业应该是注册资本仍然实行实缴制度。可见此公司是空壳公司。
再上网直接收索其公司名,马上跳出后缀“非法集资、骗子公司”等字样。点击进去一看,吓死宝宝了!果然跟我想的一样。
3、亲历洗脑式培训
下午去上班后依然没有座位,人事那边说目前没有位置随便坐,于是一群人都是瞎晃悠。
销售30多人在某个大房间进行洗脑培训。期间人事、销售人员不断过来让我们加各种微信群,群里不断有人发某某员工出单1万、5万、10万、20万的消息。
趁这个时间段,我大概弄清楚这个公司的构架了。
这个公司想在我们十八线城市设置一个总部,市总部内部设5个分支,总部下面开5个分公司,每个分公司下面设置5个支公司,一共30个分支,每个分支64人,其中业务人员50人。
听到这里再想想财务管理的成本与效益,我完全可以断定这是骗子公司,不可能有这样的金融公司存在,成本如此高(给到业务人员的底薪10000元),但是完全看不到他的盈利点。
下班前老总看大家没事,又要聚齐所有行政人员开会,开会内容依然是洗脑,说他们上海公司多么厉害,很多政府要员去他们那里参加党建工作培训(他们非常注重党办工作,一般企业很少见,我分析是想营造国企假象,让人投钱时好骗人是政府项目)。结论就是发动大家赶紧出单,只要出单5万你就可以转正了,转正后可以拿到高额工资(女的11800),男的11000,销售员的提成高达20%。
我心想,这不是自己给自己发工资吗?只是不知道投出去的钱能不能收回。
折腾了一天,下班后老总还不消停,疯狂在多个微信群里面狂风乱砸,再次进行洗脑。“不要做后知后觉的人,不会理财你会被时代抛弃”“买了我司的产品,进入我司,只要转正,你可以拿到高工资,我司永远不会开除你”。感觉太闹剧了。
4、账本里的惊人内幕
第二天我依然没有座位,了解到一点财务的内容,他们是有一套做账的模板,只要会计按照该模板入账就可以了,毫无技术含量,出纳负责需要录入销售人员的业绩。我只做下审核工作。
做账模板已然把我吓哭——财务费用放在管理费用下面,所有的支出全部进费用,完全没有成本一说,收入看不到,销售出单后直接打入西藏的账号,但是签合同的是深圳的公司!太疯狂+无语了。
傍晚快下班时依然是加班开会洗脑,这次是要求一周内行政人员出单5万才能转正,我已然完全看透了这个骗子公司的种种把戏,开完会后已经是华灯初上,心里也冷冷的。
5、放我离开,头也不回
第二天早上立即去辞职了,不想待这里浪费时间和精力,希望市民不要被该公司欺骗。不过貌似我们十八线的市民很机灵,基本不相信该公司,值得欣慰。
事实上,正如上周我们强调的,这些问题平台压根就不是正规的P2P或者互联网金融模式,而是诈骗。
庆幸这位小伙伴及时逃离“魔爪”的同时,我们也感谢他给我们带来的一手“防雷”方法:
1, 确认实缴资本,不敢投入真金白银的平台,坚决避开。
2,搜索公司网络口碑,差评较多,尤其是涉及诈骗、非法集资的平台,坚决避开。
3,销售员提成比例异常高的(一般来说常态下超过1%的),很可能有传销嫌疑。
4,任何有“洗脑式”营销,只鼓吹平台表面多么光鲜亮丽,在风控方面却“一问三不知”的,坚决避开。
5,线下分支机构特别多,线下销售人员成群结队的,要十分小心。
总之,所谓美味的馅饼,掉下来也别接。
防患于未然——辨别P2P平台安全性
一、问题平台出事前的先兆
1、疯狂发标,尤其是短标:吸金欲望突然如此强烈的平台明显不正常。这有可能是平台在跑路前想要好好“捞一笔”的征兆。
2、长时间未发标:长时间没有更新标的,之后就没有下文了,甚至就直接消失了。
3、提现速度变慢:如果平台的提现时间突然间增长,则有可能是大部分资金被公司抽走导致的资金流动不畅,这也将是平台准备跑路的信号。
4、频繁更换办公地点:经常更换办公地点的平台,也是平台不正常经营的一种征兆,例如去年深圳e租宝的职场在半年内就更换了好几次。
5、拖欠员工工资:意味着平台的资金严重紧缺,那些发不出工资的平台,基本上会在两个月内出现大规模的兑付问题,继而跑路。
二、辨别P2P平台的安全性
真正的P2P的确是不会跑路的,因为他只是一个信息中介,但今天几乎没有真正的P2P!所以投资者们在投资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抵御高息诱惑,远离非法集资。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辨别方法:
1、投资回报率是否超过同期水平过多。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高收益或许是借贷方为迅速吸纳自己打出的幌子。
2 、投资资产信息是否存在披露不完整现象。投资人在投资前一定要对平台的资产信息进行全面调查,即了解平台在吸纳资金后的用途,资金流向问题。
3、是否过于夸大宣传无风险高收益误导投资者。但凡是投资几乎都是有风险的,一些问题平台宣传高收益的同时还宣扬无风险,典型的欺骗行为。投资者需冷静对待,对投资风险要有全面的认识。
4、第三方评级机构给予评价是否过低。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对平台要有全面了解,借助网络信息查询该平台是否有第三方机构进行过评级。评级过低必然存在问题。
5、是否实行资金第三方托管。正规的P2P平台都有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会主动启用第三方资金托管服务,了解一个平台,看他有没有第三方资金托管,有没有和银行合作或者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是最直接的方法。
下面是2016年最新的跑路平台名单,告诉自己的父母,千万别被这些平台骗了。(名单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1、2016年4月问题平台名单
2、2016年3月问题平台名单
3、2016年2月问题平台名单
4、2016年1月问题平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