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窟造像,以其丰富和精美被誉为“中国石窟的下半阙”。然而除少数几处成片分布的摩崖造像以外,四川散见的小规模唐宋石窟造像,并未展开保护研究。4月13日,四川省考古研究院相关负责人透露,将在未来3年对川内散见石窟展开调查。
据介绍,四川境内既有广元千佛崖、巴中南龛、安岳石窟等龛窟数量较大或成片分布的摩崖造像,还有大量零散分布的唐宋龛窟摩崖造像。初步统计,这批龛窟有近300处、1000余龛。这些资料对于更加全面认识四川地区唐宋时期佛教、道教发展,以及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具有重要作用。只是这些散落的造像尚未引起社会各界的认识,也没有正式的记录,更谈不上保护研究和展示利用。省考古院透露,将在未来计划用3年时间展开调查工作。届时,省内外相关专家学者以及相关专业学生将对这批龛窟进行完整地编号、拍照、记录、题刻释读,最终以地区为单位编写《四川地区散见唐宋佛道龛窟内容总录》丛书。目前,达州的调查已经开始启动。(来源:四川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