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41|评论: 1

[散文随笔] 噫嘻乎伯牙之琴述说的故事 蒂尕字汉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17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5380cd7912397dd1ef801d35882b2b7d1a28760.jpg


“噫嘻乎,伯牙之琴何以忽在高山之高,忽在流水之深?不传此曲愁人心!噫嘻乎,子期知音,何以知在高山之高,知在流水之深?古无文字直至今。是耶?非耶?相逢在此,万古高山,千秋流水,壁上题诗,吾去矣!”                       

                                                                        道光六年正月岭南宋湘题



       看到这幅书法中的珍品,很快联想“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虽然这故事在武汉三镇,早已是家喻户晓;流传千古的这个故事,人们早已耳濡目染,但,我,还是情不自禁地想将我所知道的内容讲出来,哪怕仅仅啰嗦几句也行。

      早在战国时期,晋国上大夫伯牙,就是那,从小酷爱音乐喜欢抚琴的伯牙,他自小拜成连为师。在师傅的教授下,学会了抚瑶琴的各种技艺,久日久之师傅成连总感觉伯牙进步不大,对曲意的理解不深,总感到缺点什么,对了!是缺乏悟性、内涵和灵性,那是没有神韵呀!要是真缺乏这,就难与欣赏者引起的共鸣,就局限在自我陶醉中难予进步。师傅成连决定带着他,到东海蓬莱山去寻找仙师。

     师傅带他在蓬莱山间走呀走转的,几乎踏遍蓬莱的山山水水,硬是没遇到仙人和什么仙师,就连一点点踪影也没看到。一天,成连就对伯牙道:“徒儿,这样找下去不是个办法,我得独自到前方去去看看,你在这里等我,千万不要走远了哟!”说完便独自一人消失在深山中。过了许久伯牙不见老师回来,就沿着那条小路去找,走着走着,来到一个山清水秀花红叶绿的美地方,心想,师傅不是叫我不要走远吗?我就在这里等他吧!想着想着便拿出琴弹了起来,当他弹得型如流水出神入画时,师傅突然出现在他面前,高兴地说道:“你真行!仙师这回被你找到了......”。

      如是师傅带他,游览神州的山山水水,领略烟霞的壮美神奇,使他从中悟出了音乐的真谛。他再弹起琴来,琴声不光优美动听而且传神,他时而激昂,时而柔情。激昂犹如高山流水奔腾而下,雷霆万钧势不可挡,如亲临磅礴的气势一般;时而又如“小河淌水”,那涓涓细流、如涟漪在月光下无声地流淌,如诗如画让人痴迷......。虽然,有许多人赞美他的琴艺,但他却认为一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他一直在寻找,在苦苦寻觅,希望早日遇上知音。

      这一年,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八月十五那天,他所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恰遇风浪不便行驶,值得停泊在江边的一座小山下。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了下来,云开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着空中的一轮明月,伯牙琴兴大发,拿出随身带来的琴,专心致志地弹了起来。他弹了一曲又一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伯牙吃了一惊,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伯牙正在猜测岸边的人为何而来,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

       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担干柴,果然是个打柴的人。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

       听了伯牙的问话,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点不错,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那打柴人看到伯牙弹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听了打柴人的这番讲述,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着伯牙又为打柴人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

       伯牙听了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能听得明明白白。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他问明打柴人名叫钟子期,和他喝起酒来。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和钟子期洒泪而别后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第二天,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伯牙的琴声。

      听了老人的话,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71c58812555d4f478e8ec3bd0b7140fd.jpg


                         001Nic9vzy6SJZJd56tad&690.jpg



                        


注:

1.考证,伯牙原本就姓伯,说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说家冯梦龙在小说中的杜撰,史志载钟子期为汉阳集贤村人氏,乡民以子期为荣,口耳相传一句俚词:“子期遇伯牙,千古传知音。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6-4-22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