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市环保部门获悉,从今年起,我市启动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其中“城镇生活污水”将成为重点整治对象。 据悉,今年1~3月,全市7个监测断面中,除总磷外,其余指标未见明显异常。2014年以来,总磷超标问题逐渐显现,目前已成为影响我市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水质的总磷主要来源之一便是生活污水。为此,我市将出重拳整治这一难题。 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县级以上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要因地制宜加快脱氮除磷等技术改造和升级,今年6月30日前,完成总磷自动在线监控装置安装,并与环保部门联网;今年底前,达到实际处理运行负荷和处理效率要求;2017年底前,全面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2020年底前,达到相应排放标准或再生利用要求。 新建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要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到2020年,全市纳入全省重点小城镇建设的乡镇须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内江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5%,资中、威远、隆昌三县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85%。 全面加强城镇配套管网建设。重点对城中村、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实施污水截流和雨污分流改造;新建污水处理设施的配套管网应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运;城镇新区建设均实施雨污分流,积极推进初期雨水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2020年底前,力争实现建成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推进污泥处理处置。组织开展全市污泥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专项调研,排查非法污泥堆放点,今年6月底前完成并列出清单,2017年底前基本完成现有污泥处理处置设施达标改造。禁止处理处置不达标的污泥进入耕地,全面清理取缔非法污泥堆放点;2020年底前,建成内江城市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力争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90%以上。(记者 兰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