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17日凌晨,新华社《经济参考报》首席记者王文志在其微博实名举报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副部级)等公司高管在收购山西金业资产的百亿并购案中涉嫌利益输送,致使数十亿元国有资产流失。王文志称,宋林等人的行为已构成渎职,并有巨额贪腐之嫌。 7月29日上午,记者刘虎发微博举报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马正其,称其任重庆市委常委、万州区委书记期间在处理国企改制事宜上涉嫌渎职。7月29日下午,国家工商总局称获悉此事,但未作出回应。刘虎后来删除相关微博,但称保证举报的真实性。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还密切关注新闻媒体和网络曝光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先后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比如,有关纪检监察机关根据网络反映,严肃查办了陕西省安监局原局长杨达才、广东省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番禺分局原政委蔡彬等案件,回应了社会关切。 实名举报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反腐倡廉工作,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断强化来信、来访、来电和网络举报等渠道,中央纪委监察部建立了监察部官方网站、国家预防腐败局官方网站和信访举报网站。 为了鼓励大家都积极参与到反腐倡廉的斗争中,想关部门更应该做好各个方面的准备。 首先,如何保护举报人的信息安全和人身安全,如何确保举报人不被被举报人知晓是一个极其重要不容忽视的事情。现在很多人之所以不敢实名举报就是害怕被“和谐”,被打击报复。 其次,接到举报后,纪委、市监察局如何处理所收到的“情报”,是敷衍塞责,还是着手调查?是推诿扯皮,还是敢抓敢管?是通风报信打击报复,还是秉公执法刚直不阿?这都是十分重要的核心问题。如何确保每一个举报都能如实解决是当下尤其要攻克的难点。 最后,在各项工作都落到实处的基础上,能否将一段时间的处理结果公之于众也是需要考量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