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741|评论: 2

[散文随笔] 浅说东西湖石潭泾桥 蒂尕字汉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6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素有百湖之城的武汉,河流纵横,湖泊港叉颇多.以修桥铺路行善积德为道的武汉人,在方便乡民出勤上,所建的桥梁非常多,屈指随便一算就有二三十座。
       汉阳三甲张氏家族心目中的东流港桥和石潭泾桥,是本家族的自豪,还是激励后人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动力。这两座桥已由家族成员的记忆,抬升至社会历史层面上来,这是时代(社会)进步实事求是的表现。石潭泾桥是一座用红色砂石所建造的大石桥,当地老百姓一度称作为红桥,是丰乐里人的希望之桥。

       自清代以来,汉口生产加工青砖茶、米砖茶、红茶,茶厂林立,被欧洲人称为“东方茶港”及“万里茶路”的源头之一。繁忙的茶叶贸易造就汉口的商业重镇名声。而金银湖作为汉口的一部分,其水域四通八达,南连汉口集家嘴,北接汉江。若从长江入汉江北上,金银湖水路最为便捷。

       该古石桥,是古代以汉口为中心的国际性的茶瓷古道上重要的枢纽,福建的铁观音等地的茶叶,江西景德镇和湖南澧陵的瓷器通过长江及其支流赣江湘江水运到汉口,再沿汉江白河水运到南阳,然后再用马车、马驮经山西至包头,最后由马帮运至俄罗斯的恰克图,更远时抵达俄罗斯的中心莫斯科等。回程时带上俄罗斯的皮货到中原等南方销售。摘自《湖北方志》

       明清时期,东西湖的柏泉距龙岗(古称丰乐里)一带以马役为生的人较多(驿站、养护马、传递公文等)这里的很多村名,至今均与“马”字有关:“拴马墩”、“马池墩”、“白马泾”等。这是古石桥属于“茶马古道”上的必经之路。

石潭泾桥.jpg


    石潭泾桥


       东西湖石潭泾古石桥位于金银湖地区的碧海花园(原东西湖养殖场管理湖泊的弓棚山)与环湖三路(原来的渡船咀)之间的湖面上。正桥位于碧海花园北面的湖边,引桥由正桥一直延伸到金银湖北岸的渡船咀。古石桥全长约三至四华里,正桥有三孔,正孔原来能通航九舱以上大桅杆的航船,通过桥孔时,不必折下桅杆就能过桥。
      资料上有这样一段记载:“东西湖区金银湖畔有座沉陷于人们视野下的古石桥,曾经见过该桥的李鸿年老人讲,上世纪二三十 年代桥上人头涌动,桥下百舸争流,北岸的张家台旅店很多,来往客商络绎不绝,热闹的很。位于东西湖区径河街的径河,明清(朝)时期,此河称謂石潭泾,横跨石潭泾的这座桥,就叫石潭泾桥。史料记载:此桥由明代汉阳县丰乐里人(柏泉农场和东山农场巨龙岗)周世匡创修建,清初同里张叔珽于雍正二年(1724年)夏至雍正三年(1725年)冬重新修建。该桥长98丈,高1丈5尺,宽1丈2尺。民国初尚存,后毁。《武汉地方志办公室,武汉古桥》 ”还有一份资料:“石潭泾桥于明朝崇祯二年(1629年)由广西兵备副使右江道周世匡(柏泉人)始建,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年)丰乐里乡贤张士彦加固整修。清雍正二年(1724)夏,汉阳县丰乐里人、徽州同知张叔珽自筹巨资,动工修复石潭泾桥(在今严家渡附近),历时一年半,直至雍正三年冬完工。石潭泾桥长98丈,宽1丈2尺,高1丈5尺。 摘自《湖北方志》《徽州府丞张公年谱》。



东流港桥5.jpg
       东流港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6-4-28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过

发表于 2016-4-28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读过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