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516|评论: 0

资中县蚕业管理局走基层不摆花架子重实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9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根据省委、市委、县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文件要求,2013年12月起到现在,我局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集中开展了“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在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党员,要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走基层就要不摆花架子,要做实事,重实效,才能惠民而得民心。
一、重规划落实
我局按照活动要求,第一时间制定出台了“走基层”主题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召开了动员部署大会,将“走基层”活动与蚕桑重点工作有机结合,作为当前重大而紧迫的工作任务来抓。将“走基层”活动与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精神结合起来,与县委“八个一”活动结合起来,与岁末年初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做到统筹安排、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二、重宣传氛围
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阵地,大力宣传“走基层、送温暖”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广泛动员干部职工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深入蚕桑基地所在乡镇、村社(主要是板栗垭乡金华村和球溪高坳村),掌握实情,了解社情民意。一是及时通过电视、广播、公开网站报送活动开展信息,二是利用培训、会议宣传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三是制作横幅、标语、宣传栏广泛动员社会参与。我局报送到县委“走基层”活动信息办公室的信息累计有20多篇,县委“走基层”活动信息办公室已将我局走基层活动作为先进典型报到市委组织部,以至省委组织部。在资中电视台宣传走基层活动3期。各媒体网站宣传信息已采用5条以上。
三、重创新形式
坚持围绕活动主题,创新活动形式,狠抓活动实效。
(一)开展大走访。通过入户走访、实地察看等方式,局长谭忠和副局长吴奇彬深入联系点——板栗垭乡金华村和球溪镇高坳村走访调研每月达3次以上,累计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老干部、残疾人、困难职工等特殊群众74次,对困难党员和群众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做到困难党员和群众具体数量、致困原因和利益诉求“三个清楚”。集中走访了蚕农20户54人,及时了解蚕农需求,蚕桑生产情况,送技术、送行业信息和政策到村到户,甚至现场示范。对有关蚕桑员的乡镇,我局采取主动下访,一方面对蚕桑员进行政策解释和心理疏导;另一方面与乡镇一道,解决了部分困难蚕桑员现实问题,在政策条件允许情况下,解决低保、给予困难补贴等,深入人心,化解了矛盾。
(二)帮扶重点人群。一是结合前期困难党员、困难职工、困难退休职工等人群台账,进一步补充完善重点对象基本情况、帮扶人、帮扶措施等内容,结合定点扶贫、对口帮扶等工作,从资金上、技术上、物资上,组织单位党员干部职工开展集中帮扶慰问活动,累计帮扶群众300人,帮扶资金共计1.2万元。二是结合帮带活动,我局与板栗垭乡金华村和球溪高坳村作为联系点,与10户困难家庭结成帮扶对子,由党员干部具体去帮扶。全局党员干部职工与困难家庭建立了连心卡,让困难户随时有需要都能联系到我们,我们决定每月至少去关心帮助慰问1-2次,并在特殊时期给予特殊帮助。我们承诺:通过栽桑养蚕新技术指导,改变传统养蚕方式,延伸蚕桑产业链;搞好果桑栽植和桑园综合利用,提高行业产值效应,增加家庭收入。党员干部受教育,行业得发展,困难家庭得实惠。
(三)解决民生难题。根据问题台账,制定整改措施、责任人、完成时限等内容,并向群众进行公示、反馈,集中解决了一批重点热点难点民生问题。
一是加强管理,规范蚕茧市场秩序。认真贯彻落实了《四川省蚕种管理条例》,全面加强蚕种质量、蚕需物资管理和蚕茧收购市场管理,组织蚕茧收购巡回检查组开展联合执法,认真检查蚕茧收购工作,坚决打击非法收茧、破坏蚕茧经营秩序的行为。
二是推广创新,确保农民持续增收。我局党员干部和科技人员在全县推广了小蚕共育、统防统消、大蚕省力化、上簇自动化、养蚕简易大棚、桑园综合利用等丰产实用技术,发放技术资料3000余份。提高了蚕农科技水平,增加了亩桑总效益,今春实现“一亩桑、万元钱”目标,仅果桑桑果收入一项,果桑特色村亩收入达7000元以上。
三是打造特色,夯实蚕业发展基础。大力发展果桑、桑枝食用菌等特色亮点工作,延伸蚕桑产业链,增加蚕业附加值,提高种桑养蚕经济效益,确保农民生产积极性。今年全县果桑丰产园达到500亩,平均亩产量都在1500公斤左右,桑果价格在5-10元之间。尤其是果桑种植大户赖常元桑果亩产量达到了2200公斤以上,亩收入达到了10000元以上。全县桑果收入达到350万元以上。果桑产业已成为农民当前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桑枝食用菌试验示范5亩,示范区亩收入达45000元以上。两项特色工作深受蚕农的好评,在当地引起较大反响。
(四)化解矛盾纠纷。集中力量分层、分类排查矛盾纠纷,实打实地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突出问题。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纠纷调解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通过对原蚕桑员的真情帮扶及政策解释,原蚕桑员已基本息访。
(五)开展行风整治。围绕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结合自身职能转变作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精神,坚决反对“四风”,树立了节俭文明过节新风,进一步提高了群众满意度。
(六)开展“送文化法律科技政策到基层”活动。以西南农业大学、省蚕业研究所等为依托,成立蚕桑科技服务团,配置果桑、桑枝食用菌大田生产等各类技术人员10余名,采取科技下乡、送教上门、田间操作等形式,每月集中时间到基层技术指导7天以上。扎实开展法律“六进”活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扩大普法教育影响力和覆盖面。今年我局已培训蚕农1000人以上。
(七)开展公开承诺。结合前期收集问题、行业特点和工作实际,就搞好桑枝蘑菇试点示范、抓好果桑基地扩繁实验、搞好蚕病统防统治、加强蚕茧市场管理制定了承诺事项,有具体量化的具体措施和完成时限,并通过会议、板墙报、党务公开栏等形式,公开亮出承诺,接受群众监督。
(八)开展了“党建水平大提升”活动。紧扣群众诉求,全面建强基层骨干,不断扩大党的执政资源,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一是深化学习。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大力推行“61111”工程、“七线全员帮扶”等好经验好做法,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
二是加强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推行党员示范岗、示范窗口、示范单位等做法,检查督促经常性常态化,及时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是提升服务。不断改进为群众服务的方式,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农户,面对面零距离地指导蚕农,提供蚕桑科技信息,做好蚕种订购、物资供应、蚕茧收购及市场管理,帮助解决蚕桑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从2013年至今,我局借助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全局党员干部深入蚕桑基地,真切为蚕农服务,引进桑枝蘑菇生产技术和优质果桑,为蚕农增收200万元以上。蚕农见到我局技术人员下乡服务,就如同见了亲人一样热情,现实的增收让他们提高了蚕桑发展热情。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