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中,莆田系进入达州,是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和所有的莆田系运作方式一样,是在公立医院里承包科室,专治皮肤病、性病。
大家记得不记得,当时达州电视台一天到晚反复播送的一条广告“皮肤性病不用愁,达县人民医院上二楼”,就是现在的正健医院,当时就是借县医院的名声,承包科室,在小红旗桥县医院内坐诊,蒙蔽欺骗病人。
另一个打着“达县地区皮肤性病治疗中心”牌子的,地点选得更绝,是在大北街口、现华夏酒店旁的达县地区卫生局家属院内,也是天天在达州电视台打广告,借卫生局大院之名吸引病人。好像现在仍然在经营,那栋楼只剩下少数退休职工居住了。
有一位姓廖的,从江西串入达州,在市内某公立医院承包科室,号称治疗皮肤性病,我们都把他叫做“廖性病”。因为工作关系,了解到他的很多情况。他是自己设立药房,自己设立化验室,不在医院药房拿药,不在医院化验,药价由他喊,化验结果由他说。然后也是在达州电视台达州日报达州晚报进行广告轰炸,吸引来的病人,一般都是皮肤发痒、身上长籽籽、生疮,只要进了他的科室,全部都诊断为性病,然后输液打针。输液的时候用黑色塑料袋蒙住药瓶,你就看不到是什么药,即使看到了药瓶,全是英文,你也不知道(莆田系都有药厂为他们专门生产廉价药物,然后漫天要价卖给病人),输一次液就是几大百上千。一个疗程下来几千上万是常事。也有个别病人治了几次后,不放心又到中心医院检查,结果根本不是性病,就回来找他扯筋,他就退钱了事。
有一个人看了电视广告,说是60元钱割包皮,于是找到廖性病。做完手术后(当然是他请的医生做),结果60元只是手术费,他吓病人要输液,还要照一种什么光,否则鸡鸡感染了要被切除,病人为了保住命根,当然要输液、烤灯,结果每天输液、照射就上千,这个包皮手术硬是敲了病人近万元。
2000年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财政部、国家计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政府举办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不得投资与其他组织合资合作设立非独立法人资格的营利性的“科室”、“病区”和“项目””。
2001年,卫生部等四部委又下发了《关于印发<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通知》规定“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与境内外社会组织或个人合作设立的非独立法人营利性的“科室”、“病区”和“项目”等部分,原则上应分立为独立法人的营利性医疗机构,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其他方式处理”。即四部委文件所说的“合资合作科室、病区、项目”的属于“院中院”,属于禁止举办范畴,要立即停办清理。
于是,“达县人民医院上二楼”被县医院清除,在朝阳路租(买?)房子,就是现在的“达州正健医院”。
“廖性病”被清出医院后,在通川桥南头买下一层楼成立“达州协和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达州协和医院按照一如既往的方式运作,招聘了本地或外地一些医院的退休医生,号称“协和专家”(达州协和医院的“专家”)。开始他医性病,这些人就是性病专家,后来又增加了肝病,他聘的那些医生又变成了“肝病专家”,看到妇产科赚钱,他经营起了妇产科,同一个医生马上又变成了妇科专家。看病方法仍然是小病说大,无病说有,来一个病人就把别个敲痛。
达州协和医院出了两件大事。县卫生执法所一个小伙子看到广告吹得凶,就去找廖性病那里割包皮,结果术后感染,辗转上海,多方医治无效,无奈切除了鸡鸡,年纪轻轻就这样没有了性福生活。加上后来又死了一个孕妇,两个事故赔偿了一百多万,直接导致廖性病在达州灰心丧气,就把医院转让给了现在的老板,改名为“达州紫荆妇产医院”,他自己原先买的那一层楼增了值,他就以资产入股占一部分股权,离开达州到其他地方去了。
现在达州莆田系和私立医院医性病已经不是他们的主打了,而是全面开花,什么病都医,因为他们发现了更赚钱的方式,那就是采取各种手段在农村哄骗农民住院,套取国家的新农合、社保基金。这个下回再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