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口村的蝶变
——利州区荣山镇中口村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掠影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而今在利州区荣山镇中口村有了真实的情景再现。
中口村地处荣山镇东北部,距广元城区26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137户537人,贫困户27户67人,贫困发生率19.7%。近年来,该村踏着脱贫奔康的铿锵鼓点,以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为牵引,突出“生态宜居、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三大重点,一幅生态优、环境好的乡村美景图徐徐展开卷轴。
农房“三建四改”——新村美景入画屏
昔日的中口,基础设施滞后、人居环境差、经济发展水平低,如同一张泛黄的黑白老照片,述说着生活的平淡与沧桑。
如今的中口,山朗润、水欢笑,家家庭院绿,土地平整、阡陌纵横,亦如一幅晕开的水墨画,写满了乡村神韵和淳朴。
“以前我住的是土房子,环境卫生也差。后来通过危旧房改造资金和村里帮我贷的1万5千元,我修了新房子,全家人高高兴兴过了个年。”中口村1组贫困户赵春山高兴地说。
“我们采取政府引导、群众自主建设的方式,把危房改造与新村建设结合起来,实施旧院落‘三建四改’,梳理沟渠堰塘,搞好院落整治,建设‘微田园’。”中口村党支部书记朱宇杰说。2015年8月新村建设启动以来,他们按照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保则保的原则,通过组织村民到朝天区沙河镇,利州区龙潭乡参观新村建设,确定1户样板房建设等方式,坚定群众信心,先后新建13户、维修加固32户,村容村貌绽出了新颜。
同时,该村还新建了村级阵地并完善村级公共服务体系;新修防旱池4口;硬化通组路4.6公里,改建泥结石道路3.5公里,打通“断头路”1.5公里,2016年还将硬化4.6公里通组路和45户入户路,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将进一步完善。帮扶“四包三带”——鱼渔同授助增收
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体,增收是中心。
在中口村1组的脆红李采摘园,只见200亩的果园错落有致,呈梯田状有序排列;10万余株脆红李长势喜人,随风摇曳生姿。
发展脆红李项目,是利州区农业局、区委党校在对口帮扶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并经多番论证而最终选定的。2年挂果后,可解决周边150余人务工,人均每月可增加收入1500元左右。
“以前村里喊发展产业,我们怕有风险,始终没有信心,现在靠着在合作社种菜和照管脆红李,我和老伴加在一起每天可以挣到120元。”说起现在的生活,现年60岁的贫困户杨正英满是喜悦。
新一轮精准脱贫攻坚战斗打响后,在区领导的直接挂连指导下,区农业局、区委党校按照帮扶工作“四包三带”(包规划制定、包信息传递、包思想解放、包感情联络,带建卡贫困户实施个性化扶贫,带经济发展重点户发展较大项目,带和谐稳定重点户构建稳定发展环境)的要求,及时帮助27户贫困户量身制定了个性化脱贫方案,并依托社会组织、行业部门、专技学校、土专家等培训力量,以“田间培训”、“院坝培训”等方式,组织群众学习种养殖技术,不断提高其市场意识、自主意识、创业能力和致富本领。
“只有充分尊重和激发贫困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主人翁意识,精准实施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既给脱贫致富良策,又给真金白银支持,贫困群众才能持续增收致富。”区农业局局长杨洪文说。区农业局、区委党校还争取农技推广项目资金80万元,帮助该村实施产业园改土整形165亩;整合国际小母牛项目和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牛羊项目资金80万元,发展养牛大户12户;农户沼气工程投资12万元,修建沼气池60口。
从“干部拉纤”到“众人拾柴”,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工作队的真帮实扶,有效激发出了中口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体作用。
产业“三位一体”——产村相融促发展
核桃枝头颤,蔬菜味道鲜,生态畜牧绿果蔬,兼之观光园,四大产业领衔,撑起致富伞。新村产业相互融,产村一体大发展。
“房子建好了,设施改善了,‘乡愁’留住了,但关键是要把人留住,足不出户实现就业增收。”中口村第一书记胡秀莉说。
根据自身地域特色、自然资源、经济水平等因素,中口村按照产业基地、专合组织、种养大户“三位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内在要求,坚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原则,突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他们紧紧围绕新村抓产业、围绕产业强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围绕基地带农户,大力发展以“特色山葵、优质核桃、绿色果蔬、生态养殖”为优势的四大主导产业,有效促进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目前,该村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已连片发展山葵500亩,核桃达到2000余亩,种植生态蔬菜200亩,发展生猪、土鸡养殖场1个,年出栏生态生猪1200头以上、土鸡1万只以上,贫困群众人均增收500余元。
“中口村距离镇政府仅9.1公里,村道已全部硬化,森林覆盖率达85%,自然风光优美,是广大自行车骑行者的最佳骑行地之一。”荣山镇党委书记梁启云介绍说。下一步,中口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按照“园村一体,农旅结合”的思路,进一步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及旅游公共服务功能配套,把以休闲观光、水果采摘、军事体验为主的乡村旅游主题融入新村,带动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倍增、群众致富。
阡陌纵横,落英缤纷,袅袅炊烟,栋栋新楼映山间,歌声飞扬童叟乐,疑入桃花源……蝶变后的中口,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幸福和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