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405|评论: 1

贾也:规则与道德——失范的中国需要重申规则的价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12 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导语:规则应优先于道德
  胡适先生说:“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会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笔者非常赞同胡适的论述,这个论述特别适合当下处于急速转型的中国。规则应优先于道德,道德不是靠嘴说出来的,脱离了规则的约束与实践永远无法实现道德的升华。

  一、道德,导致缺德
  现在大家都说,中国道德沦丧,世风日下,官无德、商无德、师无德、医无德……各种缺德。缺啥补啥,人人都呼唤道德:老人呼喊道德,你为什么让我座?你为什么不让我路?民粹呼吁道德,我弱势难道不理直气壮?我人多难道不力量大?国家也强调道德,家国天下,没国哪有家,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才是你们最大的道德!
  甚至连“能力之外的资本等于零”的李小琳建议给每个人建道德档案,约束大家“知耻”!这些当然都只能当冷笑话视之。
  笔者却认为,道德根本救不了我们这个严重失范的社会,甚至是一剂最大的毒药。通常人们认为: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但于我中国者,很多人的道德底线比法律的底线都要低,到底有多低,谁都没底!你看看我们中国社会的现状:明明法律明文禁止的,但很多人视若无物,两种情况非常普遍:一是没有人发现我,就堂而皇之地做起来;二是大家都这么做,我就跟着一起做。奸商是这种心理,贪官也是这种心理,市侩更是这种心理……但是,这些人恰恰又认为占据了道德高地,满口的仁义道德的,真是唇红齿白到极致了。
  即使达到纯道德的理想社会又如何?中国封建王朝历来讲究道德的,要求女人三从四德,锁在深闺,绑好小脚,撇开双腿,侍候好男人。即使死了男人,也要女人“饿死事小,失节乃大”。放眼中国之外: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时期也讲究道德,女人要讲贞洁,连洗澡都不洗,因为裸体是极不道德的。如今中东极端恐怖分子要求伊斯兰世界的道德,西方女人不戴纱,裸露身体是不道德的,应该统统杀掉,所以才有白人女教师在沙特阿拉伯某国家的商场被人杀掉的社会新闻。可见,道德杀起来人,还觉得自己很有道德的。
  不同人有不同人看法,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如果你用你的眼中的道德去约束道德准则与你不同的其他人,这跟穆斯林不许非穆斯林吃肉有什么区别,事实上,道德最热衷于规范“对应阶层”的社会行为。
  翻开人类的道德史,道德确实是在规范“对应阶层”的社会行为。就像上文所述的纯属道德的社会,或者说“道德过度”的社会,与如同鲁迅笔下《狂人日记》里描写的世界毫无二致:典型的人吃人的社会。比如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要求女人是“三从四德”的,而男人呢却“三妻四妾”了,热衷于各种房中术的开发与应用。而中东的宗教道德,要求女人戴纱不裸露身体,但是男人照样可以娶妻纳妾的,热衷于各种方式来虐女性。
  我们需要认清的是,道德是感性的,而法律是理性的,若道德凌驾于法律之上,而人毕竟是感性的动物,必然会感性大过理性,过分强调道德的社会,人情世故就谈化规章制度,裙带关系取代公平选拔,导致亲亲相护、权权相拥,官场上都是父子,职场上都是虚荣,公职人员渎职成风,整个社会迎来不是道德的净化,而是伪道德盛行,注定成为道德的洼地。
  可以这么说,我们可以恪守个人道德,但是任何一个人都无法保证自己是否道德。与此同时,一个社会可以强调社会道德,但无法保证这个社会道德是符合人性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的道德最容易沦为恶人作恶的借口,沦为统治者愚弄百姓的手段罢了。

  二、规则,成就道德
  我的观点是,宁可社会重规则轻道德,也不能重道德而轻规则。
  道德是自我约束,而规则是社会底线:道德因人而异,会主观,是软性的;而规则不因人而异,客观的,是硬性的,整个社会不应该被道德所绑架。
  社会规则成文的形式就法律,法律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社会习惯成文的法律,一种是统治阶层强行定义的法律。事实上,两种法律的起源都是道德,但法律产生的目的是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这是它的普适性高于道德的地方。道德极不可靠,而相于道德,规则恰恰是可靠的。一个社会就算完全没有道德,只有规则,至少也是有序,文明的。但是,一个社会如果没有规则,只有道德的话,那么我们根本无法知道社会的底线的哪里?会不会因为你不让一个老人座位,每个人充当道德帝将你群殴至死!就像巴基斯坦女子助闺蜜私奔遭“荣誉处决”。
  在这里,笔者要重申法律的力量,或者说规则的美好。
  规则就是大家所认为制度,众所周知,在好的制度下,坏人也能变好;而坏的制度,好人却能变坏。在规则之下运行的社会,就是大家认为法治社会。
  事实上,规则和道德并不是泾渭分明互不干涉的两块,规则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重塑社会道德,因为道德的目的本来就是规范社会行为,那么一个全社会都遵守的行为规范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道德建设。诚如胡适先生所言:“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会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当然,规则的影响也其好坏,积极一面的例子就是美国交通法律用惩罚的方法重塑了美国人驾车的安全意识;消极一面例子是二战时德国针对犹太人的迫害法律导致了德国社会对犹太人普遍歧视。但是,这一切取决于规则本身的合理性。
  规则的最大敌人是谁?毋庸讳言,就是权力!
  要想让规则能够有效运行,达到最大普适性,就是破除权力对规则的干扰。没在规则约束之下的权力,对规则是有最具有破坏力的。当权力凌驾于规则之上,人性便堕落为兽性,社会正义便荡然无存,“丛林法则”开始围绕权力主导某个群体,不掌握权力者就成为掌握某个权力者的奴隶,就会讨好权力而不是制约权力,这样的社会遑谈什么道德?如果再强调道德的话,那就是约束不掌握权力者的道德。正因为如此,一个社会真正建立起了规则,那就是让权力处于规则约束下运行。这就是为什么进入文明世界的国家,一再强调要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原因,一再努力致力于形成一个民主的、平等的、科学的权力获取规则。
  中国现在问题就是权力没有得到规范运行,或者说规则遭受到了权力极大的破坏,久而久之,成一个失去了规则的社会,也就是目前这个礼崩乐坏的社会。与其大家呼唤道德,不如呼唤规则,建立起一套最大普适性的规则,让所有人都规则中有效地行动。对于一个社会而言,最大的道德就是对规则的尊重!

  结语
  一言蔽之:以规则为主体,以道德为辅助,在讲规则的前提下再讲道德,用规则为人们设置底线,用道德架高底线。
  个人微信号:jiaye6108
  公众微信号:meiriguanjian(观鉴)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6-5-12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