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很久论坛都没有今天这么热闹了啊,废话就不多说了,直接说正事吧(ps.小农没有啥文化,表达的不清楚,还望大家多多包涵,水军、喷子请绕道)。
对于姜林这个名字,应该还是去年从论坛里知道的吧,不过当时确实不知道这个人是做什么的,更不知道他创立的了孤儿院什么的,更不清楚他以前的事情,只是到年关的时候,好像因为推广那本书的时候,不管是论坛还是微信某号推送的文章上都有了较详细的说明,所以,稍微的就了姜林之前的经历,当时感觉还不错,也算是浪子回头了,而且还出了书,也算是走上正道 了。但是很快的,我就发现,事实并非我所想象的那样,从个人立场上来说,我不反对广告也不反对炒作,但是,把一件事,或一件产品,变着花样的去不停的炒,我就有些反感了。从最初的论坛,到微信某公共平台,再到政府及教育部门也跟风的去炒这个事情,就感觉这样的爱心,从侧面到得到的收获已经远远大于付出了。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是否是在以爱心之名,而从中获取利益之事呢?答案不得而知。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论友就会过来骂我了,可能会说我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可能会说我并不了解姜林、可能会说人家做了那么多爱心的事、资助了那么多的学生、可能会说我这是妒嫉人家了、可能会说人家毕竟是给通江爱心事业做出了贡献,我没资格这样来说……。对于想开骂的人来说,其实我想说,不用想那么多,想骂直接骂就好,任何一件事情,都会有人支持和反对,都可以找到千万个理由去反驳对方, 但时间是最为公正的裁判。
继续说正事,对于爱心社的奉献成就,我也是有目共睹的,虽然姜林是爱心社的发起者,但是,我不认为,就因为是一个发起者,就可以把整个社团的成就都放在自己的头上做光环,就可以在公共资源上随意宣扬,那是整个社团的共同成就,而不是只属于一个人。我不否认通江确实需要这样的社会团体,需要爱心人士,但是,我更相信,这个社会并不缺爱心人士,通江也不缺爱心人士,只是,不是每一个爱心人士都会如此的对外宣扬自己所奉献的爱,如果奉献爱心沦为了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那还能叫爱心吗?
再说一说对演讲的看法,浪子回头,想把自己的曲折成长经历讲出来,以警示还不懂事的娃娃们,这是好事,我觉得是应该给予支持的,但如果把这种经历带到校园的话,我觉得还是有些欠妥,可能只是小农的认知面不广,所以,想法也比较传统,作为小农来说,拿反面人特去教育校园里的学娃,是不可取的,这样很容易扭曲学生的思想,不管内容讲的是如何的生动形象,是如何的感人泪下,听众痛苦,流泪最多也只能说名故事讲的很精彩,触动了学生们情感神经,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感动身受,特别是对于在校园生活着安逸无忧的学生们来说,更是没有办法去体会姜林那个时候是何种的思想包袱,到底是有多困难而走上了歪路,而学生们能直接感受到的,仅仅是现在的姜林,站在讲台上的姜林,带有光环的姜林。想到这些,我不得不后怕,如果学生们当中,听了演讲之后,也有和我一样想法了,那么,是不是不仅仅没有获取到正面的教育,反而引导上了否路呢?所以,我觉得如果真的想用自己经历去警示他人,要做的,不应该是去校园给学生们演讲,我觉得更应该是去给那些儿童牢教所的少年犯们去讲,告诉他们,就算犯过错误,只要改正了,依然可以生活的很好,依然可以被社会认可,依然可以为社会做出有用的贡献,依然可以得到应有的尊重,这才是你应该帮助且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那些还没有出校园甚至还不怎么懂事的孩子们。
说完了演讲,再说说个人言论的事情吧,前面说过,我不反对炒,和推广,但是并不代表我就会去关注,所以,在姜林没有在论坛发布百度事件时候,基本是没有参与相关的留言讨论的,但在姜林发布那篇文章后,基本上就无爱了,我觉得不管是从文笔上,还是从思想逻辑上,都有着不被人接受的地方,虽然每个都可以写出自己对一件事情的看法,但是,作为一个网红(根据之前的推广,暂定为通江的网红),在公共平台上发表那样的文章,确实显的不大妥当,而且一直也没有对该篇文章给予解释,或许是因为小农文化有限,不能理解其中的精髓吧,除了这个,就是微信某号推广的文章了,作为一个公共平台,居然把日期都能写错,而且在发现写错日期后,也仅仅的只是在留言处说日期写错了望理解,小农觉得,这更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作为一个服务账号,难道不应该严谨一点吗?
再说说姜林再微信某号上说不再演讲的事情吧,我觉得这是自我知道姜林信息以来,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情,但是正确就不代表态度也好,看到有论友转发此文,就看了一下,给人的感觉写的很无奈,而且用词也几乎都有些极端,并且整篇文章都是带着愤怒。
首先是第一段,说取消周六的游戏,但是紧接着就开始报怨了,说“只是突然觉得一个劳改犯不应该从事教育,不应该跟孩子们相处,去祸害下一代。”小农认为,这样说,是完全不负社会责任的,合着,就是想玩时,就到处搞演讲到处搞宣传,不想玩了,就直接说是不想祸害下一代了?这是理由吗?如果是,那请问一下,你难道不应该为曾经听你演讲,和你做游戏以及三中的学生们好好的道个歉吗?如果不是,那么请问,这就是你应有的态度吗?我觉得不管对错,但是态度首先应该端正起来。
其次是第二段,说曾经怎么怎么样,后来又怎么怎么样,小农觉得,没必要说那些,说的太多,反而让人觉得更假,就不说别的,三番五次的自杀,是需要勇气,但三五次都还活着,那不是没勇气,而是没想死,真想死,不需要那么多次,一次绝对够了,居然不想死,那就好好的活着嘛,活下来,能投入的公益事业,是好事,但是,做好事,不代表就可以让全世界的每一个人都去认同你,都去拥护你,当你自认为的公益事业受到大众的质疑时,我觉得,作为一个真正担当的人来说,应该是用行动说明一切,用事实去堵上那些不认同你的人,而不是仅仅的因为大家的质疑,就愤怒,就报怨,就放弃……!一个连这么点问题承受不了的人,怎么可能会担起社会责任呢?
然后就是第三部分,说自己努力啊,职能部门夸赞啊,怀疑大家对你的看法,我觉得这是严重的心理问题了,这是对人的不信任,也是严重的自负,人活在世界上,并不是活给别人看的,而是活给自己看的,只要你做任何事情,都是凭心在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生命,自然而然的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第四部分,你蔑视了大家对你的掌声,也怀疑了自己写书的意义,这些都可以理解,但是你质疑了资助你出书的好人,质疑了帮你出书的目的,这就让人理解不了了,你这不仅仅辜负了那位受心人士对你的爱,更是严重的忘恩负义。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不可能顺风顺水的,你不仅没有感谢那些在你成长路上为你指出缺点的人,反而还质疑了当初给你掌声帮助过你的人。你说还怎么叫大家再给你掌声呢?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时间虽然不能倒流,但是时间会证明一切,教育别人,首先要学会教育自己,出钱你给出书,证明那些爱心人士确实是喜欢你的故事,觉得值得帮助,才会给你拿钱,毕竟谁的钱都不是大水冲来的,不是吗?就如同你去资助困难学生一样,你也会去选择一些比较困难的学生去资助,但也只能说明,那个资助的学生,在你看到的学生里,是比较困难的,而在他之外,还有你没看到更困难的学生存在,同样的道理回来书上,那位爱心人士看到了你书的正面作用,所以帮助了你,但是并不代表 ,所有的人都可以看到你书里的正面作用,而且 ,那些爱心人士也并没有让你如此的去炒作那本书的价值吧,这就如同,我喜欢吃梨,你非要卖给我苹果一样……!再回到问题的根本,在你遇到屁大一点质疑的时候,你的愤怒,你的报怨,你的质疑都表现的那么的淋漓尽致,而没有看到姜林一点点的反思,一点点的感恩,做人,应该学会担当,学会感恩,学会包容,换一个角度想一想,那些质疑你的人,不也就正是在帮助你改正缺点的人吗?
第五部分,因为受到了质疑,没有任何的解释和声明,就说无力去辩论,什么理想,什么精神支柱一落千丈,还又是发誓又是撞死啥的,这是一个成年人应有的做法和态度吗?作为一个小农的我,确实有点不能理解,作为一个成年人,一个经历过曲折生活的人,当遇到问题时,就是这样的态度,这样的作为,一个只能在光环下生存的人,那不是人,人做不到,只有神,才会受到如此的待遇吗?但也有人不信神,信耶稣……!到最后甚至说烧掉家里的书什么的,更像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最后一句说:“我做不了恶人,也做不了善人,我只想做真实的自己,哪怕死亡,也必须是本来面目。”小农觉得,不做恶人,不做善人挺好,无欲而无所求,做一个普通的人没什么不好,但后面我觉得有点不妥了,哪怕死忙,也必须 是本来面目,难道是在告诉我们,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本来的面目吗?人活着,就得学习,就得成长,那什么是学习和成长呢?成长不仅仅是年龄的增长,更是性格的养成,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外界客观的评判,不停的完善自己的性格,学习也不仅仅的只是学习文化,更包含素养(PS我自认为我不是一个有素养的人,否则也不会在这里指现别人了),所以,我觉得如果一个人说你有问题,不一定是你有问题,那么两个人说你有问题,也有可能是那两个人有问题,但是一群人都说你有问题的话,那就应该好好的反思自己了……
最后说一下,我不否认姜林对社会的贡献,对通江的爱心事业的做出的成就,但是并不代表对社会做出了贡献,奉献了爱心,就可以用爱心之名去扬名万利,任何的爱心,都应该是无私的,是真心的,而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手段,奉献爱心需要表扬,需要呼吁大家奉献爱心,但是,爱心不需炒作,不需大肆宣扬,应该是一种不求名利的奉献……
(未完)
(时间不早了,就写这里了,以上言论仅仅是个人的心里想法,不占任何立场,如有侵犯,请联系我删除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