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53|评论: 0

[转载分享] “稿酬”变“稿愁”,图书圈难以破解的迷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19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古以来,文化人就不是做生意的料,一边是酸溜溜的文化情,一边是赤裸裸的铜臭味,两者不管怎么融合,都有点不着四六。作者靠写作谋生天经地义,出版商或书商靠贩卖作者的作品过活,也是无可非议,作者跟出版商或书商之间,按道理应该是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可现实生活中却不断上演“稿酬”变“稿愁”的闹剧。

说好的“稿酬”,怎么就变“稿愁”了!这里面的因素有很多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此,我们也不便站在某一方的立场,说三道四,之所以今天要以此为题,写这么一篇文章,老蒋是觉得这个话题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咱们能不能从另一个角度去探讨,如何减少这种局面出现的次数,作者和出版商(或书商)大家都在一个圈子里讨生活,其实都不易。

其实,所谓的“稿酬”变“稿愁”,核心还是一个“利”字出了问题,双方都于图书的发行利润出现的偏差。也许,有不少人,会把同情心放到作者这一方,因为图书的出版、发行这些流程都是出版商一手操作的,发行量数据也是由出版商提供的,作者之所有会怀疑图书发行量出现了偏差,大多时候是并没有什么真实证据的,加上国内盗版的因素,更导致这“稿酬”变“稿愁”是一笔糊涂账。

关于国内现行的版税问题,老蒋一直以为这是一个美丽的陷阱,不管是对知名作者,还是普通作者来说,其实都没有太大意义的。一纸出版合同,其实并不能承载太多的东西。出版投资其实是一件风险非常大的,作者和出版商(书商)之间因作品走到了一起,达起的本来就是临时性的合作关系。虽然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期望值却各不相同。

版税,看似对作者非常有利,可问题就往往坏在这图书发行量上。当作者与出版商达成了作品出版的版税合同的时候,出版商一定会把自己的出版发行成本控制到最低,这是投资风险控制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作者的作品在整个发行过程,出版商(书商)的主动作为的积极性相对要少一些,特别是新书宣传方面的预算那就会慎之又慎,在出版商的整个业务盘子里,特定某本书,不过是其中小小的一部分,搁置这部作品,并不影响公司的整体效益。

出版商在发行上真正发力的图书,基本上都是没有版权后顾之忧的作品,作品买断是出版商(书商)最乐意操作的手法。版税的运作模式,对出版机构或图书公司来说,不仅麻烦和繁琐,而且后患无穷,一般来说,大家是不愿意这么“玩”的。如今图书市场上,为什么年发行量不过数千的图书品种越来越多,老蒋以为作者坚持的版税运作模式,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出版商做的生意就是卖书,作者的谋生工具就是写作,两者谁也离不开谁。如果作者坚持要玩版税模式,出版商自然也得奉陪,不过就是走个流程,添个品种,额外的图书营销投入基本上也就免了。因为,在现有的出版生态中,作者和出版商并不是什么利益共同体,出版商自然不会为作者做“嫁衣”的好事。

现有出版产业行情,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所有的知名作家跟出版商的关系,是非常微妙的,简单说吧,出版商手里的优质作者的“牌”并不多,能运作的空间并不多,知名作者作品的版税对出版商来说,才是真正的杀手锏,作品出版的选择权在作者手里,出版商在这方面的议价空间有限。可以这么说“稿酬”变“稿愁”,对知名作者来说,这都不是事。

“稿酬”变“稿愁”,这其中有偶然性,也是必然性;偶然性在于作者作品畅销的出乎出版商的之外,作者才会有版税的另一种期望;必然性就更简单了,出版商能在不经意间碰到了一个畅销品种,想多挣点也是自然的。图书再版的问题,应该说是作者和出版商很正常的商业行为,“稿酬”变“稿愁”应该是一些特殊案例而已吧!

关于这个问题,老蒋的个人观点,作者应该在“名和利”的取舍上,应该偏向于名的选择;对于大多数作者而言,能有一本畅销的书在手,要比写十本不出名的书来得重要。一本有了畅销的基因,想要真正地畅销起来,出版商这只市场的手是不可或缺,与其跟出版商在版税问题上纠结,还不如让利与出版商,使其将自己的作品尽可能地畅销化。

畅想书作家的名号,可不是白给的!作者的作品只有发行量足够大,作者的影响力才会越来越大,这些没有出版商幕后的默默付出是很难想象的。市面上不是经常有这样的事例出来嘛!一部作品在这家出版商手里年发行不过数千册,可到了另一家出版商手里,年发行却能破万甚至成为销售大牛。这一点至少说明了出版商的市场地位是不可忽视的。

作者的身价是靠一部一部作品的市场影响力累积而成的,“稿酬”变“稿愁”,对作者来说,肯定是一件不爽的事,对出版商而言,或许,也有难言之隐,想要协调两者的矛盾,很简单,作品一次性买断吧!如此一来,双方都能各取所需,关于作品价值,就看各自的谈判的手腕了。

按道理说,“稿酬”变“稿愁”,这事作者应该属于弱势一方,谁叫咱还不是大咖呀!市场竞争从来都是弱肉强食,出版买卖也是如此。作者的希望在于,一部一部地推出优秀的作品,市场的人品一点一点地累积,随着作者的知名度、影响力足够大的时候,“稿酬”变“稿愁”,这种事也就不再会遭遇到了。


(作者蒋卫民简介:图书试用网主编,中国互联网书业专家。)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