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也是农村的.
实事求是的说,现在的百姓很多都走出了深山外出发展,留在老家的大多是五\六十年代的老人.以前田边地角鸡毛蒜皮的土地争执现象早就消失无踪,取代的是成片良田的闲置和荒芜.昔日赶场上街所走的康庄大道,现在也是杂草荒蔽.很多以前的大路,现在简直可以用寸步难行来形容.记得小时候,在老家四面的山上全是农民开辟出来的土地,栽种着很多的小麦呀,油菜呀,花生呀,大豆呀等等农作物,满山尽是劳作的农人.现在呢?满山的树木杂草,见不到一丝农作物的踪影.就是屋旁的土地,也有部分因无人耕种而摞荒,杂草丛生.
面对农村的种种褪化现象,早在多年前就有不少有识之士看清其中的短板,而不断振臂疾呼.奈何当时的发展与现在差别太大,无力支撑整个农村的产业发展之路.所幸现在的政策大力向少人问津的农村倾斜,多年的苦苦等待,终于迎来农村改革发展的春天.遮蔽道路的林木得以清除,阻碍前行的杂草得以清除,坎坷路上的拌脚石得以清除,,,,,,,,房屋露出了原貌,田地展开了新颜,站在高山之巅,昔日纵横的阡陌在眼前重现......这难道不是进步,不是发展?
诚然,砍下的树木纵横四野,确实令人痛心,但这何尝不是一种断臂之痛.君不见你的照片中,砍伐林木四周的青山上,依然是草木茂盛,满目青翠?村道路两旁的树木砍伐后,开车时你的视野是否大开?你是否不用再担心你的车漆会被两旁的枝条划得让你一阵阵的心疼?"开辟新天地,斩断旧乾坤",对于多余的林木,对发展有阻碍的荒草,在不影响大环境的情况下,是否该进行合理的梳理,我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问问当地老百姓,听听大多数人的心声就明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