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地王成了一个证明房企实力的代名词了,而房价也成了地王代价下的“牺牲品”。地价越来越高,房价越涨越高!这样的房地产市场真的还能“健康”下去?
房企争地王下的危险
38、47、62、65,今年1至4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数量持续增加。4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27亿平方米,比3月末减少826万平方米,比2月末减少1241万平方米,连续两个月减少。
一边是房价出现较快上涨,另一边是去库存初见成效。的确,楼市回暖对去库存有带动作用,但更应该警惕房地产泡沫风险,有序消化房地产库存不能靠“加杠杆”,不能靠“涨房价”。房价过快上涨会酝酿泡沫风险,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房价的快速上涨,“地王”们也脱不了干系。每当一幅地王诞生,周边的房子都会以此为借口跳涨。三四线城市库存过大,一线城市土地又稀缺,大开发商们都挤到几个二线城市抢地。有机构统计,截至目前,今年共出现152宗地王(2015年全年只有95宗),一线城市仅有21宗,其余大部分在热点二线城市。
促销降房价才是明智之选
树不能长到天上,房价也一样,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对那些高风险行为必须加以禁止,必须遏制“炒房”、“炒地”之风。杠杆过大、房价飙升将带来一系列风险,比如导致债务上升,信用违约风险增加;城市继续分化,各类开发性资金加速向热点城市集聚,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进一步萧条,更对其他实体产业形成挤压。
事实上, 房价快速上涨,并不是房地产去库存的初衷,去库存是要通过鼓励开发商降价,而不是鼓励开发商争当“地王”。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化解房地产库存的举措之一就是要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因此,确保中央已定的政策不走样、不变形,开发商要带好头,不争当“地王”,适当降价促销才是明智之选。
这一轮去库存的本意是针对三四线城市,但大量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压力依然较大。数据显示,4月末非重点城市商品房待售面积4.55亿平方米,比3月末减少226万平方米,但比去年末增加1233万平方米。任务仍然艰巨,长期看,应当通过一系列改革来完善供给,引导需求有序释放。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个定位不能偏离。shqianyy
来源:人民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