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qstheory.cn/n5/images/tyxl/d5_tyxl_0202.jpg
心明眼亮者,善察己不足。相反,现实中的“眼疾”患者,戴着有色眼镜,瞧别人,缺点几箩筐;看自己,全身都闪光。从本质上说,这种“眼疾”绝非小毛病。
人有不足乃至缺点,不奇怪,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来自认为白璧无瑕。更有甚者,明知自身存在诸多不足,乃至缺点错误,却惯用冠冕堂皇的的外衣掩盖,显示出能人、完人,甚至超人形象,唯我独尊。古人说得透彻:金无赤足,人无完人。没有一个人一无是处,正如没有一个人十全十美。每个自然人都是两重角色:瑕瑜互见,长短并存。若硬要时时自以为是,无异于虚妄自大。
看别人一塌糊涂,看自己光鲜照人,这是极为短视的眼光。有人一旦事业受挫,不积极从主观方面找原因,而是琢磨别人发挥了短处,在搞“潜规则”,使绊子。处处以己之长比人之短,视自身为英雄,拿他人当狗熊。看来看去,谁也看不顺眼,成天觉得窝火。生出几多烦恼不说,重要的是远离了做人修身准则,迷失了自我,身陷泥潭而不能自拔。
正视自己脸上灰尘需要自我革命,因此,最困难的事情莫过于认识自己。一个人有N多可贵之处,其一是辩证地看待自身。自我挖掘并晾晒不足,是主动,是智慧,也是美德。让别人指出不足,意义则另当别论。既要看长处,更要察短处,是可贵的自知。让自知之明这面难得的旗帜作引导,方能在正确轨道上前行。
不足,形式多样,都呈现一个“小”的特点,有的小到可忽略不计,有的则需小题大做。从“青蛙现象”“蝴蝶效应”中,我们得到启示:初始的微小可能致命。尤其是观念、作风以及世界观等方面最初呈现的“鸡毛蒜皮”,需随时明察秋毫,及时修正和改造。否则,随着时间推移,极易转化为缺点、错误乃至犯罪。近年来,这方面的典型例子绝非屈指可数。因小失大,发人深省。
镜子的好处在于:可正衣冠。不照镜子,自然不知自己穿戴整齐与否。海涅说过:“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照镜子,察不足,才具有防微杜渐的前提,也才可能有效阻止星星点点的不足任性地向前奔跑,不至于铸成大错。事实证明:每反省一次,就等于前进一步。
“一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古人尚且深知经常反省反思的重要性,作为共产党人,更应把“一日三省”作为增强党性的秘诀之一。党章党规就是明镜,时常对照静察,自省自警,必收获硕果。多些扪心自问,列出个一二三:今天具体有哪些做得不够好,明天又该如何补上“短板”。
一个人,尤其是党员干部,要多看他人长处,多思自己短处,取长补短。自我“揭短”,并非自打耳光,更不是自我否定,而是自我批评、自我教育以至自我革新的优良作风的体现。有勇气亮出自己的短处,充分展示的是光明磊落。有不足,不粉饰;有缺点,不回避;有错误,不推责。具备了这份自信和真诚,榜样的力量就会水到渠成。
抬头观别人,低头看自己,都宜放眼量。眼界明亮,则乾坤朗朗;胸怀宽广,则境界升华。把检视自己不足作为起点,迈上认识并重塑自我之路,定能置身清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