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发生在70年代末。
在我们村里有家做豆腐生意的,起早贪黑也蛮辛苦的,每逢到有集市时(集市:即农村或小城市中定期买卖货物的市场。古代也叫“墟市”、“集墟”历史悠久。)他家会更忙。
恰逢那时有个集市,离我们村子也比较远,所以凌晨他家人就开始忙了起来,好了后这家掌柜(也指女人的老公)挑着簸箩(竹藤做的,估计大家也知道。在农村有句谚语:一箩穷,二箩富,三箩四箩磨豆腐)出门时大概三四点,为了赶时间他就走了小路。走一段歇一段,走着走着听到一片嘈杂声,他顺势看去,前面有条街,街上人还挺多,热热闹闹的。那时候也没路灯,更没手表。熟路了就凭感觉,不熟了就抓瞎走。看到眼前一幕他也很高兴,没想到这么快就到了,人也多。加快步伐到了街里找了个块空地就放下担子,撩起盖豆腐的布,扯开嗓门叫卖起来。还别说来买豆腐的人还挺多,而且都还不讨价还价,不大一会儿豆腐就卖完了,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因为离家远也来不及回去再取,想想也知足了,得!睡会儿吧,就这样他就地就躺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