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仕清,女,盘龙中学学生。她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家庭的变故让自小就以柔弱的双肩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她如蜜蜂勤劳朴实;她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她如海燕,搏击惊涛。她身上,展现出新时代少年朴素而真挚的人性之美。2014年2月荣获“四川省孝心美德少年”称号。
何仕清同学的父亲由于小时候得了脑膜炎未能及时治疗,成了智障人,加之腿部重度残疾,生活自理十分困难。在何仕清出生六个月后,她的母亲因承受不了这种贫苦的生活而离开了这个家,从小就失去了母爱的何仕清就在这个贫寒的家庭中慢慢长大。
何仕清从小就是个懂事的孩子,她看到满头白发的爷爷、婆婆总是起早摸黑辛苦操劳的样子,看到自己的父亲行动不便却咬紧牙关拼命干活的样子,就特别心疼,她总是很勤快地帮他们做点家务,干点农活,她想让自己的亲人过得轻松一点、高兴一点。
2003年,不幸又一次降临到这个本已贫困不堪的家庭,何仕清的婆婆一病不起。在无力承担医疗费用的情况下,何仕清的婆婆在经过几个月的病痛折磨之后,永远离开了这个家。从此,年老的爷爷、残疾的父亲和幼小的何仕清相依为命,开始了更为艰苦的生活。何仕清七八岁的时候,当她的同龄人还在父母的宠爱中撒娇的时候,她已经成了村里的“能干人”,洗衣、做饭、喂猪、干农活,样样都会。
2010年,何仕清正在读小学五年级,有一天,她的爷爷在地里干活的时候突然晕倒,由好心人送到医院一检查才知道她爷爷得了脑溢血。何仕清与爷爷感情最好,爷爷从小就很疼爱她,现在爷爷得了重病,她既担心又伤心。为了照顾爷爷,何仕清从此奔波于学校与医院之间,奔波于学校与家之间。她的父亲,为了拿出治疗何仕清爷爷重病的医疗费,为了供小何仕清继续读书,拖着残疾的腿到了西安干一些脏活、累活,挣一点微薄的收入维持这个家。从那以后,这个家就只剩下年级尚小的何仕清和躺在病床上的爷爷。
学校鉴于何仕清同学的特殊情况,同意她每天放学后可以回家照顾爷爷。何仕清每天一起床,便给爷爷洗脸、擦手,做恢复锻炼;然后是做早饭,做好后又一勺一勺地给爷爷喂饭。每天,何仕清都要给爷爷做一些简单的智力游戏,以便爷爷能早点康复。当爷爷身体不舒服、出汗等,何仕清都要小心翼翼地给爷爷用热毛巾擦身体。洗衣、做饭、喂猪、照顾爷爷,成了小何仕清每天的必修课。
由于时间耽误太多,何仕清的学习成绩在学校并不出众,但她一回到学校,总是十分用功,她十分珍惜这宝贵的学习机会。在同学的眼中,她是一个乐于助人、热爱劳动、做事能干、学习起来有一股“疯”劲的女生。
命运似乎总喜欢捉弄这个不堪一击的家庭。2012年9月14日,在何仕清细心照顾她爷爷两年多之后的这一天,无情的病魔最终还是夺走了她爷爷的生命。这个家,现在就只有她一个不到12岁的女孩子。想到与自己朝夕相处、特别疼爱自己的爷爷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自己,何仕清伤心地哭了几天几夜。
现在的何仕清,已经从爷爷去世的悲痛中走了出来,虽然她的事迹催人泪下、感人至深,但她从来不向别人诉说她的痛苦,她的脸上总是挂着可爱的笑容。但每一个了解她的人都知道,这笑容的背后是一种与年龄不相符合的坚强。
她自信地活着,她坚强地活着,因为,她还要好好地照顾她残疾的父亲。虽然她还是个孩子,但她已经能像个成年人一样挑起家里的重担;虽然她是个女孩子,但她却有一副比同龄男孩子都要坚强的肩膀。 (文章选自《美德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