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发布。笔者注意到,《规划》明确提出,成渝城市群的发展目标,就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城市群,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致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其实,打心底里说,我作为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平时可谓一心扑在本职工作上,本无心留意此事,也对什么“城市群”根本就似懂非懂。只是,凡《规划》都是属于顶层设计之类,而此《规划》涉及成渝两地,也就是与自己所处地域有着密切联系,也就不由甚为关注起来。 为深究其义,笔者好奇地“度娘”了一下,原来“城市群”就是在地域上以大城市为中心分布的若干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集群,既是大都市区的联合体,也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后最高结构组织形式。 众所周知,川渝两地,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原本就是一家,或者也可说是两兄弟。现在,《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正式发布,川渝两地涵盖的所有城市,更要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最终达到共建共享之目的,这也是未来成渝城市群的重要发展方向。 此时,我不由联想到昨日下村督查扶贫攻坚工作时看到的一幅标语——“要致富,先修路”。的确,这句标语再平常不过,一点都没有华丽的辞藻,甚至连七八岁的小学生都看得懂,但它却道出了广大群众的心声,尤其点出了农村脱贫致富的瓶颈与症结。 因此,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就顺理成章地成为打造成渝城市群、实现成渝两地跨越发展的第一要务。唯有通过更加完善、便捷的交通网络,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等,不断向周边辐射、延伸、拓展,让百姓出行、办事、创业更为省时、省力、省心,方能带动整个成渝城市群的发展。 毋容置疑,成渝城市群的建立,对两地都是一个双赢的举措。我们完全有理由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在两地广大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始终坚持“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攻坚克难、奋发作为,未来的成渝必将不再“孤单”,两地居民必将享受到更加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成渝两地也必将迎来新机遇、新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