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的话:革命与建设的目的,就是不断满足群众不断上升着的物质文化需求吧?孩子是父母心中的太阳,晚年的幸福是否有保障与他们的境况密切关联,中国式家庭总希望家庭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儿子胜过老子!在这种心理驱使下,父母可以说在培养后人上,是不计成本的。不管是劳心、劳形,还是高筑债台,也在所不惜了。
身边有一对乡村教师送儿子(县内优生)参与今年的优质学校择校生考试,路途中发生了这一幕(绝非虚构)为了不涉及个人隐私,所以化名讲述如下——
举家“恸哭”——不是泄愤
七月流火在古代,不知何日开始了“六月火热”:高考、中考相继开展,既考热学生,撕书热;有考热家长,焦灼焦虑失眠热;考热社会出台政策“规范热”;考热学校拼抢优生(含择校复读)热:一切都蒸煮着不太富裕的爹妈,尤其是寒门盼望子成龙、女成凤的父母。他们虽然也是执教鞭的人,儿子也是乡村中学的佼佼者,可是,中考后去哪儿分享优质教育资源一杯羹呢?几天几夜的翻检、思考后,居家上路了……
学生锐志(化名)的一家,6月17日早晨自驾从南充到绵阳,奔波于两市的优质高中。父亲惴惴不安,母亲惶恐不安,堂哥埋头翻手机微博,锐志表面笼罩在惊魂不定的狐疑、苦苦思索与离奇猜想中……车内的空气沉闷到爆炸临界点了! “幺儿,你理综会上80分不?”父亲一边机械地刷着盘子,怯怯懦懦地低声问。 “全是蒙的!”一个晴天霹雳,砸晕了车内四个人,几秒钟内彼此可以听见细微的呼吸声了。
暴雨骤然而至,和着复杂的情感与难言的痛楚,哗啦啦的倾泄下来!母亲与儿子抱头痛哭,父亲踩停车子急速靠边,伏在盘子上也附和着大哭起来,坐在后排的锐志堂哥,无言安慰他们,也凑热闹抽泣不已……擦身而过的车子,都减速望望路边哭作一团的车内,然后慢慢离去。 父亲让车子慢慢地前行,脑子里急速打开人脉库存,翻检比较着十来所高中的优劣,评估哪儿可能有希望把儿子投进去…… “幺爸,老弟被南高录取了的!” “是吗,你翻开看标题,是分数公布名单,还是录取名单?” 片刻,时间凝固了,大家等候最后的判决! “是录取名单,学校网站贴出的,还叫三天内报到哟……” 唏嘘,叹息,笑声混杂一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