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沱江顺流而下在内江城南3.5公里处的一座山上有一座塔高耸云天,其名叫三元塔。它伟岸的身躯任凭风吹雨打岿然不动,几百年如一日默默地守望着内江。 因为我的住处离三元塔不远,又喜欢清静,经常独自一人去看它,静静地与它对话。起初,我肤浅地认为那就是先人们无知的体现,他们没有科学文化知识,一味地迷信,花费那么多人力物力修那么一座塔,就是为了镇住什么山妖水怪。为什么叫三元塔呢?我很“聪明”地琢磨出它是因地得名,因为它坐落于三元村境内。 内江是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随着不断学习和了解,才慢慢揭开三元塔美丽的面纱一角,它是一座文风塔,它的真容显示了先人的智慧也映照出我的无知。 古时的科举考试由低到高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三级的第一名分别叫解元、会元和状元。内江是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的一个地方,出了很多的“第一名”,先人们修这座塔,不是为了镇山妖水怪,而是为内江无数的“第一名”树立一座不到的丰碑,三元塔不是因地得名,三元村却是因塔得“村”。四川第一个状元就是内江的范崇凯,他是唐朝的状元,三元塔就始建于唐朝。 三元塔临江而居,塔身坐南朝北,滚滚沱江自东向西绕塔而行,转了大半个圈,像是一个美丽的姑娘围着一个壮实的小伙婆娑起舞。三元塔塔身11层,56.4米,第一层上书“三元塔”,一笔一划苍劲有力,就像一个沉稳的壮年人,积累了人生的阅历又不失血性和活力,既有朝气蓬勃的干劲,还有说话掷地有声的成熟。第二层上书“天开文运”,是由内江嘉庆年间知事顾文曜所题,寄托了他对内江未来的良好期盼和祝愿。第三层上书“气凌霄云”,既是塔身的写照,也是内江文风及内江人的写照。 塔的第六层及以上还是空白。我想,这是先人们希望后辈子孙续写新的篇章。 如今,内江市修复了塔身,搞了亮化,正花巨资打造“塔山公园”。三元塔将焕发新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