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460|评论: 0

[草根播报] 内江七中——艺术人才的摇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29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走进内江七中,无论是花园亭阁还是走廊教室,随处可见师生的绘画、书法作品。作为一所艺术学校,七中在环境建设上注重体现艺术的品位和价值,力争让每一块墙壁说话,让每一个角落育人,让每一个空间都给师生以艺术的熏陶与感染。

  秉承着“全面发展打基础,艺术教育扬特长”的办学理念,内江七中一手抓文化教育,一手抓艺术培养,在2016届高考中,艺术生专业和文化双上线达80%,同时在入口条件差的情况下,普通考生上重点和本科人数均超额完成内江市教育局下达的高线目标任务,升学人数居普通高中第一,实现了低进高出。

  创新课程设置专业文化同步提升

  6月23日,粟一从班主任手里拿到了自己的高考成绩。作为一名美术艺术生,476的总分他还是比较满意,因为他的专业考试分数超过了230,综合考虑,他可以报考一所不错的美术本科院校。

  其实粟一与美术结缘的时间有点晚,高一开始,学校开设欣赏课,在美术基本教学完成的前提下,教师会选择专业课题,培养学生美术兴趣。长期的熏陶下,粟一对美术产生了兴趣。

  为培养更多艺术生升入高校,学校创新课程设置,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特色教育模式:高一注重基础,以文化课为主,开设音乐、美术鉴赏课;高二根据学生爱好自主选择科目,增加艺术类学习内容;高三明确方向,有针对性地组织考前集训。

  美术组组长张静认为,专业教育和文化教育同步走是七中最大的优势。集训阶段,校外的培训机构通常要花费5个月时间,而七中仅仅只有1个多月,用最少的培训时间达到最好的培训效果。即使在专业考试前几天,学生早自习和第一节课依然学习文化知识,保证了文化考试不掉队。

  营造艺术氛围术业专攻因材施教

  自1998年以来,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升级改造艺术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了一整套艺术教育的设备,营造了浓郁的校园文化色彩和育人氛围。现有设备规范的专用美术室4间,音乐教室3间,除此外,还有舞蹈练功房、演播大厅、专用舞台等等。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学校致力于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一方面充实师资力量,支持教师业务进修,提高艺术教师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引进知名艺术家到校授课。

  在美术教学上,很多学校以课程不同来划分老师,而内江七中有些特别,任何一个科目,4位美术老师都可以去上。这样,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学生也可以吸收不同教师的优点。全面发展的同时,每个教师又术业有所专攻,大家常常共同探讨,相互学习。

  教师们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绘画技能。美术教师张静、钟立新连续两届在四川省美术教师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音乐教师肖晓芳,指导学生舞蹈《茉莉花》参加省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获省级二等奖。

  加强国际交流人才辈出硕果累累

  2011年10月,内江七中与日本广岛县熊野高中正式签订了建立友好校际关系的协议,为学生搭建起了对外交流的平台。学生书画作品跨出国门,参加广岛市中学生书画比赛获市长奖86幅,两次参加罗马尼亚国际装饰艺术节获奖书画作品13幅,参加省教厅“情系中华·海峡两岸书画作品”大赛参展作品4幅。




  除了培育出超级女声陈西贝、电影演员邓家佳等明星外,每年,内江七中都会向高校输送上百名的艺术人才。如今,毕业生冯健从事游戏软件设计,月薪上万;毕业生汤弦在成都开了一家自己的服装设计公司;毕业生曾桢在四川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

  这样的真实案例不胜枚举,他们的成才经历仅仅是七中毕业学子的一个缩影。

  今年高考,在生源条件差的情况下,内江七中再次取得优异成绩。“多道口上桥”和“面向多数学生”的教学定位,圆了众多七中学子的大学梦,社会效益突出。

  秉承大千艺术的文脉,燎原大千艺术的星火,追赶跨越的七中人必将培育出更多的大千艺术传人。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