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传》是传统戏曲剧目,全国几乎所有的剧种,甚至包括木偶戏、皮影戏都有《白蛇传》的演出。
故事初见明·冯梦龙著《警世通言》(卷二十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明代陈六龙最早把白娘子的故事写成戏曲传奇,名为《雷峰记》,可惜已经失传。清人著有《义妖传》弹词。清代黄图珌和安徽歙县人方成培均有传奇剧本《雷峰塔》传世。
1945年,田汉根据这一民间传说改编京剧《金钵记》,1952年重新改写,定名为《白蛇传》,在继承前人同类题材剧目成就的基础上加以创造性发展,进一步强调了白娘子追求自由幸福的合理性和正义性,突出了反封建的主题。
建国后,京剧、昆剧、川剧、越剧等诸多剧种都曾演出这一故事,更有许多改编本出现。或演《白蛇传》全剧,或演其中《盗仙草》(又名《雄黄阵》)、《金山寺》(又名《水漫金山》)、《断桥》等单出。
就连著名戏剧大师田汉的京剧《白蛇传》剧本也称改编,因并非完全的创作,未以“编剧”署名。如今一些剧作家改编了几个老本子,往往以“编剧”署名,其后辈儿孙尽然时隔好几十年后来讨“版权”,可笑之至。当初“改编”者买过原作者的版权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