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幽兰小生

川剧《白蛇传》剧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13 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呵,支持幽兰小生!!!

有个家伙还吴老呢,我看吴小孩还差不多,无德、缺德也差不多!!!

川剧就是像你这样的狗东西搞坏了,什么东东!!!

不知道是哪家的文化馆看门东西的铁链子断了,跑出来狂吠,主人家也不好生看到起!!!春天菜籽花开了,论坛的朋友们要

小心哈,注意安全!!!!

发表于 2010-3-13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蛇传》是传统戏曲剧目,全国几乎所有的剧种,甚至包括木偶戏、皮影戏都有《白蛇传》的演出。
    故事初见明·冯梦龙著《警世通言》(卷二十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明代陈六龙最早把白娘子的故事写成戏曲传奇,名为《雷峰记》,可惜已经失传。清人著有《义妖传》弹词。清代黄图珌和安徽歙县人方成培均有传奇剧本《雷峰塔》传世。
    1945年,田汉根据这一民间传说改编京剧《金钵记》,1952年重新改写,定名为《白蛇传》,在继承前人同类题材剧目成就的基础上加以创造性发展,进一步强调了白娘子追求自由幸福的合理性和正义性,突出了反封建的主题。
    建国后,京剧、昆剧、川剧、越剧等诸多剧种都曾演出这一故事,更有许多改编本出现。或演《白蛇传》全剧,或演其中《盗仙草》(又名《雄黄阵》)、《金山寺》(又名《水漫金山》)、《断桥》等单出。
    就连著名戏剧大师田汉的京剧《白蛇传》剧本也称改编,因并非完全的创作,未以“编剧”署名。如今一些剧作家改编了几个老本子,往往以“编剧”署名,其后辈儿孙尽然时隔好几十年后来讨“版权”,可笑之至。当初“改编”者买过原作者的版权么?

 楼主| 发表于 2010-3-13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蛇传》是传统戏曲剧目,全国几乎所有的剧种,甚至包括木偶戏、皮影戏都有《白蛇传》的演出。
    故 ...
59老先生 发表于 2010-3-13 17:30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通过您的介绍了解了不少,感谢您的支持!

发表于 2010-3-13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
       白蛇传故事家喻户晓,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君秋先生主演《金山寺》、《断桥》、《雷峰塔》,并在传统剧目的基础上,选择三段主要情节,塑造了白娘子这一传奇人物。其中,《雷峰塔》一折,张君秋为其设计了精美的唱腔,深受观众喜爱。但是,由于原剧唱词只是重复十几年的往事,白娘子的人物性格没有发展,久而久之,唱不下去了。  

       李瑞环同志对《金·断·雷》做了全面修改,着重刻画了白素贞的人物性格。《金山寺》以武打为主,改编剧本精简了一些对白和唱词,使剧情发展更加紧凑、有张力,强调白素贞的“刚烈如火”。

      《断桥》一场集中写白素贞对许仙的爱恨交集的心情,重写了46句的长段唱腔,表现了白素贞的“柔情似水”。

       《雷峰塔》一折,原剧本中被压在雷峰塔下17年的白素贞与得中状元的许仕林见面时,只是哀怨地泣诉自己悲惨的境地和讲述17年的往事。而在改编本中,白素贞决意远离人间,不问尘事,用自己的人生经验谆谆教诲儿子,表现了她的“大彻大悟”。

        戏曲结尾处,白素贞唱道:“自古道有相逢必有分手,仕林儿你莫要过分悲秋。愿我儿早日里得配佳偶,愿许家后代香火永世存留。”既洒脱又充满人情味的唱词,让白素贞的形象从追求幸福,性烈如火转变到超然世外、大彻大悟,深深印在观众脑海中。

       《金·断·雷》曾在第三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上获优秀保留剧目创新奖、荣誉改编奖。


  看,新写了那么多,还是称改编嘛!这才是大家风度!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10-6 23:08
现在川剧普及力度不够,光在传说,真是让人着急,有了解、有普及才有欣赏,有欣赏才有市场,现在,唉!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