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教师有偿举办补习班、特长班,违背了“师德六条”。
2008年,教育部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联合下发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即“新师德六条”。 “新师德六条”的总要求是: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在“为人师表”一条的具体内容里,明确规定:(教师要)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在职教师有偿举办补习班、特长班,变相进行有偿家教活动,违背了“新师德六条”,败坏了教师的道德形象。
一是“新师德六条”第一条第二条明确规定:教师要爱国守法,爱岗敬业。这就要求教师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有偿家教违犯了《教育法》的相关规定,违背了教师爱岗敬业、献身教育的这一师德基本要求。二是“新师德六条”第三条第四条明确规定:教师要关爱学生,教书育人。这就要求教师无条件地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为全体学生、学生的全面发展付出心血汗水。要求教师不但要用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还要用模范行为、人格魅力感染教育学生。有偿家教容易使教师产生“势力眼、偏心眼”,教师一旦沾染上“铜臭味”,在学生眼里,其人格魅力必然要打折扣,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必将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有偿家教偏离了教师热爱学生、教书育人这一师德的核心;三是“新师德六条”第五条明确规定:教师要为人师表,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有偿家教异化了师生关系,把纯洁正常的师生关系异化为“雇佣关系”“利益关系”“金钱关系”,扭曲了教师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人格力量;四是有偿家教陷入“恶补”怪圈,给学校声誉造成危害。在职教师有偿家教始兴于学校极少数教师,因为违纪获利而导致大部分教师利益不均衡、心理不平衡,引起连锁反应,最后形成“你补我也补”的“恶补”局面,参加有偿补课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教师专注于课后补课而分散了正常上课精力,导致学生家长议论纷纷、意见成堆,这必然给学校声誉造成危害。五是有偿家教影响教师之间的团结,导致团队精神、团队意识下降。一个学校的好坏,关键看这个学校的校风;一个学校校风的好坏,关键看这个学校的团队精神。现代教育表明,办好一所学校,管理好一个班级,教育好一个学生,仅仅依靠个别教师、少部分教师是绝对不行的。依靠全体教师的力量才有可能成功。有偿家教往往发生在学校一些主要科目教师身上,往往引起一些难以开展家教的辅科教师的不满,如果不能及时疏通解决,在教师团体中就很容易形成“不合作、不支持、不团结、不和谐”的局面。这样的局面一旦形成,这个学校的校风就垮了,这个学校离垮掉也就不远了。
综上所述,在职教师有偿办班、补课、家教,属于违法行为,有害学校集体,有损教师形象,有违教育初衷,应该教育全体教师自觉予以抵制,有错误认识和行为的,要坚决予以纠正。
-------------------------好好学习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