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临,不少大学生计划利用假期打工,既能挣点儿零花钱,同时也可增加一些社会经验。但是近年来,大学生假期打工遭遇陷阱的情况时有发生,对此,市人才市场相关工作人员特别提醒,大学生假期打工小心别掉进陷阱。
大学生假期打工工资被克扣
今年6月,绵阳某高校大一学生小张趁着暑假的时间在城区某网吧打工,应聘时网吧经理口头承诺一个月给小刘1500元的工资,可是工作一个月后,小张只拿到了800元工资。“网吧经理说我工作期间没有达到他的要求,所以要扣除部分工资。”小刘说,因为当时没有签订书面协议,只能自认倒霉了。“虽然那次打工少拿了700元钱,但是让我长了记性,知道以后打工得签协议,要不无处说理。”小张告诉记者,现在他已经放假了,还想留在绵阳再找一份暑期工,有了上次的教训,他相信自己这次不会再上当了。
大学生找暑期工培训费被骗
近日,大学生刘同学打来电话称,自己找暑期兼职时被人骗了。刘同学介绍,她今年读大二,现在放暑假了,准备和朋友找份兼职充实暑期生活。6月25日,她们得知城区一家文化公司招聘暑期职员,月薪2000元,还有一个星期的培训。刘同学和朋友商量了一下,觉得很合适,于是填表报名参加。“面试时一个男性工作人员说,他们公司的办公地点在城区一商务楼内,6月28日开始在公司培训,需提前交500元培训费,我们想500元也不是很多,毕竟培训对自己的工作也有帮助,于是两个人一共交了1000元钱。”刘同学说。
眼看已经到了培训时间,但却没有等到工作人员的通知电话,刘同学就打电话过去,发现对方电话打不通了。她们就来到当时工作人员所说的办公地点,发现根本没有这家公司。这时刘同学才知道可能上当了,两个人工作没有找到,反被骗了1000元钱。
大学生暑假打工 注意六点
大学生们假期打工时该注意些什么?怎样才能减少不必要的伤害呢?就此记者采访了市人才市场相关工作人员刘经理,刘经理提醒大学生打工注意六点。
一、提前签好劳务协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监察大队工作人员表示,大学生假期打工时一定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协议,写明工作时间、薪酬等相关事宜,同时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否则一旦权益受到侵害很难维权。
二、拒绝用人单位的变相收费。
如果用人单位变相收费,也就是要求学生交押金、服装费等,这时候学生应该提高警惕,以防受骗。
三、选择正规劳务中介公司。大学生们假期打工,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有资质的、信誉好的劳务中介公司,以防上当受骗。
四、抵押证件万万要不得。有些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将学生证、身份证等证件抵押,这时学生应提高警惕,因为抵押证件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麻烦。
五、避免进入传销圈。大学生利用假期打工一定要避免进入传销圈,就经验而言,传销一般是以招聘销售人员的名义进行的,随后会有固定的模式要求应聘人员去招揽自己的亲朋好友。
六、尽量找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其实大学生利用假期打工,最主要的不应该是赚钱,而是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为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所以,尽量找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绵阳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