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859620221

最强!!!黑社会也能当乡干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9 23:00 |
不认识,过路

发表于 2009-7-29 23:31 |
QUOTE:
以下是引用公用马甲在2009-7-29的发言:

比清朝末年还黑,天呢,什么社会?

他有慈禧太后撑腰哦!楼主小心他砍你。。。。。。。。。。我怕怕!

发表于 2009-7-31 01:57 |

主流媒体,四川门户————四川新闻网
 

———全国重点新闻网  

发表于 2009-7-31 10:04 |
无语了哈

发表于 2009-7-31 11:42 |

楼主,你发的康伟是不是真的如你所说的事实,如果是真的,那蓬安这些个当官的眼睛都有问题了,肯定有人在里面搞东搞西的,强烈要求相关部门查实、查核,并对相关的责任人给予处理,还人民一个公平!!!

sxl

发表于 2009-7-31 17:37 |

乡干部是打出来的,本来就是黑的嘛,呵呵

发表于 2009-8-1 11:07 |

他毕竟受过教育,还算不错,比起现在有些乡干部来说好多了,现在有些干部本身就是土匪,比康哥黑多了呀,

不知同志们有没有同感。

发表于 2009-8-1 12:08 |
打胡乱说,乡干部怎么啦。你姐姐还是嫁给乡干部的呢!

发表于 2009-8-1 12:06 |

                                                                一位退休教师的爱心路

                               来源:《南充日报》2009年6月3日第3版作者:李永强发布时间:2009-07-25


  6月2日,笔者来到蓬安县福德小学退休教师段景芳的家,两间卧室带厕所、厨房共40余平方米,给人感觉很“拥挤”,陈旧家具标志着主人的清贫。然而,正是这个清贫的退休教师,17年来却将余热奉献给了贫困大学生、重病儿童、留守儿童和困难群体。

  贫困学子眼中的“亲人”

  每当夜幕降临,在段景芳的卧室兼客厅里,都会出现这样一组镜头:一个老人与两个小孩,或讨论作业,或弹奏电子琴,或促膝谈心。不知内情的人,定会羡慕祖孙生活的其乐融融,了解情况的,会对老者肃然起敬,因为他们并没有血缘关系,两个孩子是老人收留的留守儿童。

  “6岁时,就来到了段爷爷家,已经生活7年了”,13岁的唐雪说,她读了8年书,随段爷爷生活了7年,而这段“祖孙”缘还得从2002年说起。

  唐雪是渠县新市乡三星村人,2002年,刚上小学一年级时,外出务工的父母把唐雪交给婆婆爷爷代管,而婆婆爷爷常年生病且年事已高,根本没有精力照看她,致使小唐雪读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期100多天,近一半时间在社会上“流浪”。

  2002年冬天,唐雪“流浪”到了福德镇骡子沟村舅舅家,遇到段爷爷后,开始了幸运生活。“咋没读书呢?”老人亲切的问话让6岁孩童顿生好感。交谈中,段景芳了解到孩子是因无人辅导致使学习跟不上而厌学后,便通过唐雪舅舅联系到其父母,把唐雪收养在自己家中,主动承担起监护人的责任。据唐雪班主任老师介绍,7年来,唐雪的父母仅回家一次,唐雪的住宿、生活、学费等全部费用都由段景芳承担。

  唐端,这个与唐雪经历相似的小男孩,也同唐雪一样幸运,随段爷爷生活了7年。据了解,与唐雪、唐端一样幸运的,还有段龙、李梦霞、段尉、段孝林等8名贫困大学生,因为有了段景芳的资助,他们顺利跨进了大学校门;还有陆超、朱浪等4名留守重病儿童,因为有了段景芳及时救助,病得到很好治疗;还有段科全、段嘉凌等“问题学生”,因为有了段景芳的耐心辅导,成为了优等生。

  困难群众心中的“恩人”

  今年40岁的段瑞华,是个残疾人,在福德镇福东桥头开了家“福东桥头店”,经营烟酒等副食,年收入七八千元。她说,丈夫在外务工,一对女儿也即将成人,一家人能有今天的幸福,全靠家人的扶持和“恩人”段景芳的帮助。

  段瑞华是在8个月大的时候,因小儿麻痹症落下残疾的,以前对生活很失望,自从有了段景芳的精神鼓励,生活才变得有滋有味,事情得从2006年10月说起。

  2006年10月的一天,段瑞华的丈夫外出办事,没想到在返家途中出了车祸。“顶梁柱呀,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一家人将来的日子,根本无法想象,看到奄奄一息的父亲和无法行走的母亲,刚上高一的大女儿有了辍学的打算”,段瑞华说。

  “十五六岁的孩子,不读书你能干啥,我跟你班主任通电话了,老师叫你今天到学校去,放心吧,孩子,家里有困难我们帮助。”段景芳老人的一席话,像给段瑞华的大女儿吃了“定心丸”,带着感激,孩子乘上了返校的客车。

  “隔一段时间,段老师就要与孩子的班主任老师通电话,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今年,孩子要参加高考了”,段瑞华说孩子经常念叨段老师的恩,副食店的启动资金大部分靠妹妹资助,不足部分是段老师联系贷的款,段景芳对她家的帮助,体现在点点滴滴:夏天,暴雨突然来临,段景芳不会忘记前来帮忙收摊;逢场天,段景芳会早早地来到福东桥,为段瑞华摆摊。

  父老乡亲口中的“好人”

  “段老师退休后,还非常关心我们村上的事情,去年我们村修路,他带头捐款1000多元,还挨家挨户动员其他群众捐款”,说起段景芳的好,在福德镇骡子沟村有口皆碑。

  骡子沟村党支部书记段平恒介绍,段景芳出生于骡子沟村,1964年从部队复员后,先在该村村小教书,后到新河小学、福德石柱小学任教,先后担任过教导主任、校长。他说,去年,村上为了改变落后的交通面貌,曾多次动员老百姓捐款,但部分村民思想不通,村上工作一度陷入“僵局”。获悉情况的段景芳,带头捐款,并协助村干部做工作,在他的带动和说服下,村民们都爽快地捐了款;此外,在修路期间,他还和村民一样,挖土、搬石头,过度劳累,他生病住院一个多月,病情稍有好转,又投入到修路大军中,直到公路通车为止。

  “谁家有困难都会帮上一把”,“他最同情弱者”,“他帮助最多的是困难学生”,村民们讲述了许多关于段景芳的事迹。

  段家沟村留守老人张学荣,患急性阑尾炎,段景芳得知消息后,取出自家的2000元现金,急忙将病人送往医院医治;老人病故后,他一面给老人在外务工的儿女打电话,一面替他们为老人张罗后事。

  骡子沟村九组张永秀老人卧床后,段景芳用年轻时学来的医学技术,每天两次义务到老人家中打针送药,坚持了两个多月。

  骡子沟村三组段碧书老人患精神病后,段景芳多方筹措资金,将老人护送到医院医治,并多次前往医院看望,待老人康复后,又将老人接回家。

  ……

  退休17年来,段景芳先后拿出37200元资助贫困学子和困难群体。“力所能及地给人帮助,快乐别人充实自己,也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段景芳老人的一席话可能是这位退休教师奉献情怀的最好诠释。

发表于 2009-8-2 18:36 |

飘过 ~~~~

发表于 2009-8-2 18:29 |

请问楼主

不知道你写这个的东西有什么目的啊

康伟你怎么认识啊

为什么你会写出来啊

难道法律没有还人民个公道吗 》/

你写的东西很难让人接受和相信啊

请问蓬安真正有黑社会吗 。。。。。。。。

一定乱说啊

我在蓬安这么久了啊

都没有发现蓬安有黑社会啊

 

发表于 2009-8-2 23:05 |
是不是真的哦!

发表于 2009-8-2 19:53 |
这些事不是我们管的就别管哟/

发表于 2009-8-2 20:17 |

没有发现蓬安有黑社会?你眼睛是不是瞎了,上个月才发生了火拼事件,你不知道吗?还是装的/你用意何在

 

发表于 2009-8-2 20:13 |

 

发表于 2009-8-3 01:30 |

屋子里点着灯,我们觉得光线也不大亮堂。

何况,屋子外没有点灯泡***************************

发表于 2009-8-3 18:19 |
QUOTE:
以下是引用神枪手2009在2009-7-29 12:46:00的发言:

为什么说坐过牢、吸毒,犯毒,敲诈,勒索,打架。这就不能当乡干部呢???

那是别人以前犯下的错现在别人能改邪归正为什么就不能当乡干部呢?

不要这样想别人,楼主

这是个人的想法哈!仅供朋友们参考哈!谢谢

发表于 2009-8-3 18:25 |

为什么一说到乡镇干部就那样,现在的乡镇干部并不是“吃,喝,嫖,赌”的化身,其他行业更黑暗

发表于 2009-8-3 18:41 |

简直乱在说话啊

 

楼主

 

  在乱写乱编

 

发表于 2009-8-3 18:44 |

MLP啊

 

简直乱写啊

没有的事情脏乱的说话啊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