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原创]百年沧桑-四川彭州上书院教堂(领报修院)续集 [复制链接]

2005-05-13 23:16

浏览:4597 回复:29

scdjyzxl 麻辣社区认证摄影师 版主v

发表于 2005-5-20 07:39

scdjyzxl 麻辣社区认证摄影师 版主v

发表于 2005-5-23 20:38

领报修院”——龙门山中“残美人”

1998年,《南方周末》在中原选了一个村、沿海选了一条街、川西选了一个镇为观察点,试图通过连续观察十年的方式记录中国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彭州市白鹿镇这个地处龙门山深处的偏远小镇以随机的方式被选中并由此为世人所知。自1998年的五年以来,《南方周末》每年的“年末特刊”上都会有白鹿的人和事正在“悄悄的改变”的报道。但没有提及白鹿的“教堂”。而已经有许多年许多年了,白鹿镇的“领报修院”一直没有改变的藏在白鹿的大山深处。 鸦片战争以来,西风东渐。天主教从沿海进入后开始流传并逐步深入内地。清光绪五年(一八八○年),法国天主教会在当时川、康两省天主教的重点地区、水清山幽的白鹿镇兴建教会学校。修建于白鹿镇西的“无玷书院”俗称“下书院”,竣工于一八九三年,是一座古罗马式的建筑(据当地地方志介绍,当时“无玷书院”内常年有学生、神父、工人近二百人。解放后,鼎盛一时的“无玷书院”解散,成为“白鹿中学”校址。五十年时代变迁,原“无玷书院”建筑风貌改变较大)。继“无玷书院”后,为培养内地传教士建立基地,法国教会又在距白鹿镇约五、六公里的同水村建“领报修院”。“领报修院”建成于一九○八年,俗称“上书院”,是一座专为培养传教士的大学——神哲学院。“领报修院”残存的正门横额上书写着拉丁文,据说翻译出来是“苗圃”。“领报修院”在一九三四年的泥石流中受到损毁,因种种原因没有得到修复。但这座停止使用、维修近八十年的残存欧式建筑,正因为没有能像“无玷书院”一样派上其它用场而至今基本保持原貌,让前往大山深处探访的我们得以一睹残院风采。而背负青山,有着惊人的“残缺美”和美丽色彩的“领报修院”,在让人眼前一亮的同时,会无端地想起“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的诗句。 “领报修院”的围墙是真正的“断墙残垣”,破败而不完整,在苍苔和野花的掩映下,重温着昔日的旧梦。宽大的庭院中有长约百米、回廊曲柱、楼宇巍峨的三层教学主楼。庭前有呈“八”字形的两道造型优美的露天楼梯直达二楼。楼后天井两侧有残破的厢房,天井中与主楼相对的是一座哥特式的雄伟壮观的圣母堂。圣母堂外貌完好,堂内墙壁上则有许多“到此一游”之类的涂鸦之作。堂内堂外丛生着荒草灌木,甚至连圣母堂的房顶上也有几棵小树正在阳光下茂盛地疯长,仿佛这座藏匿在深山中被人遗忘的欧式建筑,正是野草闲花们恣意生长的乐土。 整个“领报修院”为砖混结构。教学楼、圣母堂以及残存的侧门全部刷有浅米黄色涂料,间以粗细不一的浅褐色线条,色泽优美典雅。令人称奇并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些米黄色、浅褐色的涂料为什么能历经近百年风雨侵蚀而至今鲜艳如新?是什么原因使这所建成将近百年并经历过泥石流劫难的“领报修院”在山峦起伏纵横的深山中依旧雄伟壮观、靓丽如画,丝毫不为岁月流逝而有所改变?随着白鹿的人和事的“悄悄的改变”,她还会继续“藏在深山人不识”吗? □钟世援文

njlq

发表于 2006-1-7 08:23

这是2005年最后一期《南方周末》年末特刊里面的文章:

白鹿镇 川西的一个镇





  

  学生们能靠读书改变命运,白鹿镇的命运能否因他们而变?
  □本报记者 成功文/图 
  ■采访时间:2005年11月20-25日
  
  纪录十年
  从1998年起,本报在中国的大地上选取了3个点,试图通过连续观察十年的方式,记录中国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今年是这一行动的第八年。
  川西的一个镇(四川省彭州市白鹿镇),沿海的一条街(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成功路),中原的一个村(河南省唐河县小常庄),这儿与那儿,新面孔和熟悉面孔,一切都在悄悄改变,不变的是人们的热情。
    
  从成都西行80公里左右,与白鹿河相伴的白鹿镇像一个熟睡的小孩幽静地躺在山坳中。新农村建设运动席卷而来,白鹿镇的打扮也鲜亮起来了。公路沿线的民房统一刷成了白色,墙上梁柱位置画上几道铁红色线条,普通民房便被勾勒成了富有浓郁川西特色的传统民居。每天20分钟一班的空调中巴从彭州市(县级市)发往白鹿镇,终点站就设在镇上的新街十字路口,这里是小镇人气最旺的地头。
  
  邮政代办员易人
  “大家有些担心,怕交了钱又收不到报纸杂志。”
  刚到小镇,这条新闻就传到了记者耳朵里:易延容出事啦!
  易延容是镇上邮政代办所唯一的邮政代办员,也是本报每年的回访对象,因此在镇上小有名气。
  从镇上居民芜杂的议论中,大致可以理出脉络:易延容因为自己的茶馆经营不善,挪用了2000多元订报款。去年,白鹿镇中心学校老师赖祥毅花200多元订了4份报纸,到头来手里拿着收据,却见不到报纸。后来,易延容的父母出面还了赖老师的订报款,但其他人的钱却一直没有着落。镇政府和邮政支局研究决定,将易延容除名。迫于小镇的舆论压力,易延容远走他乡,到重庆亲戚的茶馆里打工去了。
  龚文霞接手邮政代办所
  易延容的出事让白鹿镇订报工作遭遇了“信任危机”。“快到年末了,订报纸杂志才收4700多元。”4月份接任的邮政代办员龚文霞说,按照邮政支局的规定,白鹿镇订报任务是2万元。“大家有些担心,怕交了钱又收不到报纸杂志。”龚文霞对明年征订工作忧心忡忡。好在邮政支局考虑到龚文霞刚接手工作,对明年的征订任务暂不作要求,她可以松一口气了。
  除了邮政代办员,龚文霞还负责镇政府的门卫和清洁工作。她还有一个重要身份是打字复印店的老板。从1998年开始,龚文霞就租房开起了镇上惟一的打字复印店,生意红火,每月毛利能赚2000元。3年前,她把电脑、复印机设备搬到镇政府的门卫室,以便兼顾生意和镇政府的门卫工作。
  龚文霞的打字技能是1996年在阿坝州打工时学来的,3年的打工生涯不但让她一技傍身,而且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我们是1997年认识谈恋爱的。”27岁的龚文霞脸上有些泛红,她说自己不喜欢媒人介绍,甚至觉得相亲的场景有些滑稽,“赶集的时候,媒人指一下街对面的男人,我走过去,也没法和他交流,常常很尴尬。”最后,因为父母开明,龚文霞自己作主嫁给了在阿坝州认识的一个人。
  龚文霞生了个女儿,但她和丈夫都不想生二胎,因为要花钱的地方太多。4岁的女儿上幼儿园,每学期学费450、餐费120,再加上保险费25元,“供不起,生那么多干吗?”
  计划生育工作已不再是困扰基层干部的头等难题。白鹿镇的许多行政村属于山区,享有生二胎的优惠政策,“有时我们主动安排生二胎名额,他们还是不愿生。”白鹿镇党委副书记周德顺说。
  从1999年开始,白鹿镇人口一直保持负增长。镇政府的一项统计资料显示,全镇共有10213人,每年新生人口40-50个,而迁出和死亡人口却达到了70-80个。周德顺认为,人口负增长的原因一方面来自居民生育观念的改变,“多生孩子带来的成本会降低家庭的生活质量和对孩子的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养儿防老的观念在削弱,很多人都选择买保险来养老了,“最近,人寿保险公司请镇政府在每个村物色一个保险代办员,推广养老保险。”
  
  牵动人心的黄连和煤矿
  “很多年青人到网上了解外地黄连价格,跑得比我们快,赚几毛钱他们都敢卖。”
  2004年黄连价格跌得小镇人心痛,2005年情形依然。11月25日,廖世贵把最后一麻袋黄连搬上车后,长叹一口气,“16麻袋600多公斤黄连才赚200多元。”按照廖世贵的说法,每公斤43.5元的价格几乎没有什么利润空间。
  白鹿镇人的经济生活辞典中最为重要的词汇就是黄连,因为小镇境内全是山地,没有水田,只适合种药材,另外还有些玉米和洋芋等农作物。
  廖世贵是白鹿镇的黄连“交易经纪人”,他从山上农民那里收购黄连,再卖给各地来采购的客商,现在已是白鹿镇黄连生意做得最大的老板,每年经手的交易量有40多吨。
  白鹿镇从1975年开始引种黄连,那时是集体经济,黄连是统购统销。到了1980年经济改革之初,觉醒较早的廖世贵冒着“割资本主义尾巴”的风险,偷偷从山上农民那儿收购黄连,“悄悄地用篓子背上20公斤左右,从人少的河边小路走到车站,然后坐车到成都,每次能赚上几百元。”
  1995年左右,白鹿镇的黄连种植规模开始扩张。到了2000年,随着每公斤黄连价格飙升至200多元,白鹿镇出现了村村种黄连的局面。“目前全镇黄连种植面积有1000多亩,加上到邻镇承包的土地,总数可能达到2000亩。”廖世贵说。每年天气比较暖的7月-10月,就成了镇上黄连交易季节。每天下午2点左右,从廖世贵家门口到镇政府约800米长的老街上,挤满了采购黄连的客商,这些客商大部分是成都的,也有一些来自广东、河北、山东。“大家站在街上讨价还价,谈好后直接把黄连搬到客商带来的卡车上,非常热闹,一般要持续到午夜12点才会散场。”
  扒拉算盘,看看今天赚了多少钱
  廖世贵的黄连生意在2001年曾遭重创。当时,黄连价格达到每公斤200多元的顶峰,当时有人出价每公斤260元收购廖世贵手中的4吨黄连,但廖推测黄连价会高攀300元而拒绝出手。但是第二年黄连价格就跌了一半,此后一路狂跌,到今年徘徊在40多元的价位。这一笔生意让廖世贵折得元气大伤。事后他总结教训,认为除了黄连的大量种植导致价格崩溃,另外一个原因是信息通讯的发展和年轻人的加入,导致了恶性价格竞争。“现在几乎人人都有手机电话,山上农民信息很灵,一打听到市场行情马上就提高黄连收购价。很多年青人到网上了解外地黄连价格,跑得比我们快,赚几毛钱他们都敢卖。”
  和黄连一样,煤矿在白鹿镇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全镇共有9个煤矿,一个石灰石矿。去年11月13日,镇上的宏盛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死了19个矿工。“问责风暴”随即刮到了小镇,镇长撤职,镇党委书记调离岗位,矿主和安全监察员被追究刑事责任。
  “今年,镇上关闭了2座小煤矿,剩下7个我们正在做动员工作,逐步引导关闭。”镇党委副书记周德顺说,这些煤矿每年为本地农民提供1200多个就业岗位,关闭煤矿直接导致农民工减收近800万元。但考虑到国家的政策,镇政府还是决心关闭煤矿,把发展重心转移到旅游和生态农业上来。
  
  小镇生活的变化
  “煤矿一关,镇上外来消费人口走了。黄连垮价,又让镇上人舍不得花钱。”
  在阴冷的寒冬,白鹿镇人感受着黄连跌价和煤矿关闭带来的萧条。镇上刚开业的“美廉超市”老板抱怨生意不景气,“煤矿一关,镇上外来消费人口走了。黄连垮价,又让镇上人舍不得花钱。”
  34岁的王刚敏守在街上音像租赁店,半天没人来租影碟,她盼着老天下雨,“天气不好,山上的农民没法干活,就会到镇上租碟看。”
  11月,文化局通知网吧通宵营业的禁令解除,但依然没能挽回镇上唯一的网吧歇业的命运。“镇上有文化的人都出去找钱了。2大队就有20多个年轻人出去打工。”网吧何老板决定搬到彭州市区,因为那儿上网的学生多。
  但是小镇环境显然是好转了。因为煤矿关闭,运煤车少了,白鹿河的水也干净了。
  今年,“特许加盟”的经营模式开始走进白鹿镇。30岁的杨永斌发现镇上除了2家小药店,2家私人诊所及镇医院外,独缺“平价大药房”。4月下旬,卫校毕业的杨永斌举债3万,向四川康贝大药房交了2000元加盟费,在镇上开了连锁药房。才开业几个月,药店就遭遇“寒流”,杨永斌决心撑下去,因为他太害怕待业在家的滋味了。
  白鹿镇上又新开一家理发店,老板代俊霞一头时髦卷发。为了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她花了3000元派人到成都学习美容业务。在她美容店中,“美白、祛斑”效果好的“柏姿丹”最受山上的中年妇女们欢迎,“每天化妆品能卖出100多元。”
  对白鹿镇人的生活水平变化,60岁的屠夫冯全民最有发言权,因为猪肉的消费量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最直观的指标。
  每逢赶集日,冯全民6点起床,到定点屠宰场统一宰杀后,7点左右上摊卖肉。不到11点,200多斤的一头猪就卖完了。像冯全民这样的杀猪人,全镇有28个。在他印象中,猪肉价格和销量是和黄连价格挂钩的,“现在黄连40多元一公斤,猪肉是5元一斤;黄连涨到70元时,猪肉也升到6.5元。”黄连达到最高价200元一公斤时,“我一天就卖完3头猪,连自己都吓了一跳。”
  
  新事业的希望
  “白鹿镇旅游还有一张历史文化牌可打,上书院。”
  白鹿镇的希望在哪里?在白鹿镇政府的发展规划里,给出了“绿山富民”,发展旅游业的思路。因为白鹿镇紧靠成都远郊,依山傍水,风景宜人,一直以来都是成都人避暑度假胜地。
  朱清贵较早看到避暑休闲经济的商机。2004年,他投资170万在白鹿镇上建成3栋农家乐风格的度假村:泓麓山庄。五一节过后,山庄的70多张床位天天爆满。“大部分是成都市和彭州市来避暑的客人,他们常常包月,每月一个床位680元。到了10月天气一冷,就没有客人了。”
  朱清贵抱怨镇政府的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农家乐避暑休闲旅游经济没有上规模,客流量不足。而位于白鹿镇塘坝子村的国家地质公园曾被寄予厚望,现在也因投资商撤资而止步。
  镇党委副书记周德顺解释,今年,镇领导班子刚调整,同时彭州市将旅游开发权统一收到市里,正在制定统一的旅游规划,“规划先行,我们镇政府才能动。”
  “白鹿镇旅游还有一张历史文化牌可打,具百年历史的‘上书院’。”周德顺说。
  在进入彭州市区的工业大道上,竖着一个巨大的欧式教堂建筑的广告牌。1860年,法国传教士洪广化来到白鹿乡传教。于1908年在镇上建成了“上书院”。它与现在的“白鹿中心学校”原址的“下书院”,培养了大量高级神职人员,成为西南地区传教中心。
  “白鹿镇信天主教的教友有700多人,”彭州市天主教爱国会张义强神父说。几天前,张到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习了3天,主要内容包括宗教事务条例、现代管理艺术以及成都经济发展形势等。
  白鹿镇曾想开发“上书院”,但苦于没人投资。张义强盼着能共同恢复这个历史建筑。
  年久失修的“上书院'距小镇5公里,负责看管的老人唐学安说,经常有广州、北京的新人不远千里,来这儿拍婚纱照。
  
  信息社会和小镇政治
  “我在3进2的时候被PK下来的。”
  关沟村党支书袁加书也学会了上网,他的村部办公室刚刚安装上ADSL宽带。镇里考虑关沟村比较偏远,决定把中央配发的一套农村党员远程卫星教育系统安装在关沟村村部。“我和关沟村一起跨进了信息社会。”袁加书笑言。一年前,一个朋友的妻子赌气离家出走,四处寻访未果,上网通过QQ把她找了回来。这件事给袁加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从此,袁加书刻苦练习上网,而且带动了村长也学上网。今年夏天,他通过QQ邀请到成都一位老板来关沟村考察投资,可惜最后因条件不合适而放弃。
  关沟村前任村长因投资挖煤失败给村里留下20多万元外债。去年,关沟村举行海选时村民把他赶下了台。
  最让周德顺担忧的是镇政府财政力不从心。2004年,取消农业税费,全镇少收了50多万。“白鹿镇全年接受财政转移支付20万,其中还包括干部的工资14万。最后摊到全镇19个编制,人均3000元一年。”按照市政府今年的要求,镇政府禁止向境内煤矿、林业站收取费用,“这一项又少了50多万元。”
  11月1日,周德顺刚参加完彭州市丽春镇的党委书记竞选,这是今年让他舒心的几件事之一。“我在3进2的时候被PK下来的。”周德顺坦言自己失利的原因是“调研不充分,个人素质不过硬”。不过,白鹿镇干部群众给他打了96分,他感到非常欣慰。
  虽然遭到淘汰,但这种选拔方式让他耳目一新,“由专家组、市领导和当地干部群众共同评议,扩大党内民主选拔方式确实比传统干部选拔更加客观、公正。”
  明年,彭州所有换届的乡镇领导要进行党内竞选,周德顺希望自己的经验能发挥作用。
         
  2005年回访
  纪录十年
  
  白鹿镇·年志
  ☆1998年
  易延容,白鹿镇惟一的邮政代办员,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守着全镇惟一的邮箱,然后等着。
  啤酒乐园这几天把全镇上的五六家茶馆全打败了,小小的近30平方米的屋子里有近百人在投注。
  
  ☆1999年
  易延容还是穿着去年的红色风衣在周围的一些铺子里玩。
  除了去年只能收到的成都的188台与126的传呼机信号外,手机开始通行无阻。
  
  ☆2000年
  易延容见到我们就笑了。8月10日,彭州市邮政局给只有她一人的邮政所颁发了“2000年报刊征订工作先进集体奖”。
  从7月份开始,成都的地质专家一批批来龙门山考察,乡上的干部说龙门山正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并准备建国家地质公园。
  
  ☆2001年
  易延容的头发刚染过,黄中带红。随着电话逐渐普及,进出白鹿的信也越来越少。对她最大的压力是卖圣诞卡、贺年卡。
  今年4月16日,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终于批下来了,这意味着白鹿镇有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2002年
  相比邮政,电信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易延容的婚姻问题今年有了眉目,但结婚“还没想好”。
  镇里提出“旅游强镇”,关停小煤窑的呼声愈来愈烈。
  
  ☆2003年
  易延容的邮政代办点今年搬家了,问起她的婚事,她笑而不答。乡亲们说,易延容的穿着明显提升了一个档次。
  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项目开发正式启动,白鹿镇的旅游经济已经开始萌芽了。
  
  ☆2004年
  易延容决定另谋出路了;她的婚事一直拖着,何时完婚?29岁的易延容依旧笑而不答。
  过去几年,黄连给农民带来了财富,但今年不行了———黄连的价格从去年的七八十元一斤降到了二三十元一斤!白鹿镇人不得不另谋生路。
  镇上已有两家网吧开业,年轻人通过互联网,发现了另一个奇妙的世界。关沟村的党支部书记袁书学会了通过QQ跟外界联系,也有人开始用QQ向重庆网友询问黄连在那边的价格。

HNA-1605

发表于 2008-6-6 22:10

[em07][em07][em07]

万里无云 版主v

发表于 2008-6-6 06:11

唉!谁也没想到......

央金达瓦 麻辣社区认证摄影师 版主v

发表于 2008-6-5 14:25

可恶的地震

3221560

发表于 2008-6-5 14:27

[em02]

玉垒居士 麻辣社区认证摄影师 版主v

发表于 2008-6-5 14:10

这座历经百年的领报修院_上书堂教堂,数年前俺与中西医一道专门观赏过,当时用小DC拍摄了不少照片,终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惜,也惨遭此次地震的严重破坏。

990618

发表于 2008-6-21 13:45

[em03]

九峰客

发表于 2008-6-24 22:34

四川省文化厅已决定原地重建了!
12
返回列表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