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扶贫工作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关注,13 日晚,巴中恩阳“先诊疗后结算”的医疗扶贫措施登上央视《新闻联播》。医疗精准扶贫,恩阳区到底有什么招数呢?近日,晚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在恩阳区人民医院,贫困户凭《医疗卫生计生精准扶贫扶助证》看病就医 恩阳区人民医院内,建卡贫困户窗口“一站式结算” “先看病后付费” 贫困户不用担心没钱看病 13 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用时近3 分钟以“ 健康保障兜底,扶贫精准发力”为题,报道了我市恩阳区健康扶贫中“先诊疗后结算”工作和经验。 节目中,讲述了恩阳区农村妇女蔡玉华的故事。据了解,蔡玉华丈夫于5 年前因糖尿病去世,女儿智障,去年,蔡玉华自己也患上了心脏病,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一直没有进行正规治疗。今年,她家被政府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先诊疗后结算”,这次她一分钱押金没交,就住进了恩阳区人民医院治疗。 像蔡玉华一样的贫困户轻松住院看病的不在少数。近日,花丛镇贫困户何正成带着患有冠心病和肺气肿的老伴来到恩阳区人民医院看病,这次,何正成没交一分钱,老伴儿就入院治疗了。据了解,这次治疗费用花了4502 元,但自己只需支付316 元,自负费用只占了总费用的7%。 1-6月建卡贫困户就诊率92% 治疗费用自负比例仅为7.9% 恩阳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孙建文介绍,恩阳辖区内的所有贫困户到医院住院都不用交现金,凭医保证、扶贫证或身份证、户口本就能住院,然后出院时候再进行结算。 晚报记者从恩阳区卫计局了解到,1-6 月建卡贫困人口恩阳区内就诊率92%,同比增长7 个百分点。恩阳区内住院治疗总费用945 万元,医保报销700 余万元,民政救助120 余万元,爱心资金减免50余万元,患者自负75 万元,自负比例仅为7.9%。 “ 基本医疗保险出大头、大病补充保险作补充、民政大病资金强救助、定点医疗机构让利润、医药爱心资金来兜底。”恩阳区卫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一系列的医疗帮扶措施,让贫困户的疾病及时得到救治,不再让贫困户因病致贫、返贫。 据了解,为确保患病贫困群众及时方便就医治病,恩阳区统一为5.2 万建卡贫困户制作了《医疗卫生计生精准扶贫扶助证》,发证率100%。 “一站式结算” 与“先诊疗后结算”相结合 晚报记者从恩阳区卫计局了解到,在推进医疗精准扶贫的工作中,恩阳区通过“一站式结算”、“先诊疗后结算”等医疗救助模式,为老百姓送去健康。 恩阳区卫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建立“一站式”报费制度,实行区内住院治疗“先诊疗后结算”。全额资助特困户和一、二级残疾人参加医疗(大病)保险,提高贫困人口医保报销比例5%;将区内住院治疗的建卡贫困户全部纳入大病救助范畴,并按不低于自负合规费用70% 的比例予以救助;建立医药爱心扶贫资金对区内住院治疗的贫困患者经医保报销、民政救助后的自负费用按不低于40%比例予以减免,确保贫困群众区内住院治疗自负费用不超过总费用的10%。 该负责人表示,贫困患者入院无需缴纳住院押金,出院时实行即时结算,医保报销、民政救助、爱心资金减免“ 一站式”报费服务。通过构建“一站式”结算机制,患者诊疗结束交清自负费用即可办理出院手续,实行一次性结算,有效解决患者报销环节杂、多头跑、垫资难问题。医疗机构全额垫资代为办理救助申报,医疗救助扶持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时将大病救助、医保报费、民政救助、医药爱心补助等资金结付到医疗机构,实现部门、群众、医院三满意。“出院时几分钟就可结算出院。” (来源 巴中晚报 记者 全威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