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难就业季”,每到毕业季时,都能听到这样的呼声。由于没法跟未来比较,对每一批“最难就业季”的亲历者而言,困难程度其实没有本质差别。有差别的,只是应对的姿态。如何直面困难,体现了代际的不同。 现在,面对困难的,轮到了95后。大数据提供给我们一个耐人寻味的宏观图景。根据一份毕业季大数据报告,52%的95后选择找一份稳定工作,但剩下48%的人选择回避就业。他们或者对“创业”,尤其是门槛较低的互联网创业更情有独钟;或者有意出国留学;或者,他们干脆选择停下来看一看,为此,甚至诞生了一个新名词“间隔年”。“间隔年”的出现,归根到底,是因为他们没有机会了解自己真正的人生定位,能不能大胆一点,让他们进入大学之前先参与社会工作实践——像许多发达国家一样? 当然,年轻意味着并不十全十美,如对“网红”职业的“向往”。事实上,他们也许只是说说而已;起码,生活会考验他们那些年轻而不切实际的幻想。而且,还因为这个互联网+、万众创新的时代语境,给了他们更多的希望和底气——大不了,开个网店呗。无可否认,他们更自由,更个性,更大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