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苏晓涵 刘贝贝)7月8日下午,湖北医药学院第二临床学院万里寻“遗”暑期社会实践队几经辗转来到郧阳区采访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耿家喜。 耿家喜,郧阳凤凰灯舞传承人,1954年出生于郧阳区(原名郧县),18岁开始跟随大伯学习凤凰灯舞,是耿氏凤凰灯舞第四代传人。凤凰灯舞表演中最具特色的是凤头的表演,凤尾和花仙子的表演及器乐伴奏都要随凤头的变化而变化。而耿家喜正是负责风头的表演,他的表演原汁原味,活灵活现。正如他自己所言:凤凰就是他,他就是凤凰。 1980年以来,他每年春节都要组织凤凰灯表演。遇上县里的重大活动,也要组队进行专场表演,还参与县文化部门组织的一些演出,如慰问演出、大型运动会表演、商品交易会表演等。1996年,他率队赴广东参加广东省中山市慈善万人行活动。 “双凤朝阳”给南粤大地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14年,他还担任郧阳区凤凰灯舞比赛的评委。至今,他接触凤凰灯舞已经四十四个年头了,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他尽力过种种困难与挫折,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他只希望凤凰灯舞能够传承下去。 现在,耿家喜把精力主要放在了郧阳凤凰灯舞的传承上。 “一些老艺人因年事已高逐渐退隐、谢世,很多舞灯、吹打的绝技濒临失传;而中青年艺人中,能独树一帜或享有威望的很少,更有的由于缺少训练,表演技能退化,35岁以下的年轻骨干断档。”耿家喜说,郧阳凤凰灯舞要有持续的生命力,太需要推广和传承了。 采访接近尾声,耿家喜说我们这支队伍对于人们了解、学习、传承以及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大意义,这也为当代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近名俗文化起到了带头作用。最后,他表示了对我们万里寻遗社会实践队的大力支持和万分感谢,并且给予我们极大的鼓励,希望我们的努力得到更多人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