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98|评论: 0

[焦点关注] 五区同建 共创辉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21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区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市中区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在此基础上,区委乘胜追击,凝练概括地提出“1357”工作思路,通过“五区同建”,共创“建设幸福美丽中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的时代新辉煌。
150801q2cdzokc2l9k2gcl.jpg
坚定“1357”工作思路
建设幸福美丽中区
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区委提出了“1357”工作思路,这也成为了今后五年市中区工作的指导思想。围绕“建设幸福美丽中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这一奋斗目标,市中区正视自身发展短板,积极开展“三大攻坚”行动,计划三年内投入127亿元,发展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项目;投入186亿元,建设交通、市政、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精准实施“四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认真落实“十大扶贫”专项任务,通过“三大攻坚”行动,市中区建设幸福美丽中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的目标有望提前实现。
“五区同建”,即:奋力建设全国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示范区、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全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先行区和成渝乡村旅游样板区,这是对一个目标的任务细化。
以建平台、强产业,建新区、拓空间,抓项目、促发展,抓改、革促开放,抓法治、促和谐,重民生、促共享,重党建、固基础“七项重点”为推动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
在“1357”工作思路中,“五区同建”无疑最为耀眼。
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
打造都市型工业产业链
作为一家电力变压器专业生产企业,内江新内变压器有限公司与西北工业大学等名校合建立产学研机制,积极谋求提档升级。企业现拥有八项“实用新型专利”,拥有国内最先进的变压法真空干燥设备、高精真空滤油设备等系列专用生产线,产值800万元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在传统优势产业基础上,市中区着力打造节能环保、微生物科技、生物医药、食品深加工等四大特色产业,推动大企业、大集团与小微企业共同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新兴产业成长齐头并进,力争到2018年四大特色产业新增产值10亿元。
同时,加快高新区白马园区、孵化器等平台建设,加快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力度;将老工业基地改造与夏布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建立“创客空间”,打造以“创意+创业”为主题的“双创”产业园。
抓住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机遇,优先支持服务业项目和集聚区建设,力争把马鞍山老工业区打造成集城市居住、商贸、金融、科技、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现代绿色工业样板区。
农村改革稳步实施
探索更多市中区经验
作为全国、全省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市中区探索总结出了承包土地股权化、集体资产股份化、农村资源资本化的“三化”模式和“双进双出、返租倒包”、“一退三保三结合”等多项农村改革经验,积极探索投资收益模式,力争通过国家级改革试验区这块“金字招牌”创造更多可借鉴的经验。
自承担起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试点村工作以来,龙门镇龙门村村民们热情高涨,自愿将土地承包权有偿退还村集体,保留退地村民的选举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由村集体结合工商资本下乡、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和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将退出土地集中经营。
如今,龙门村已经永久性退出了约0.36公顷土地,阶段性退出了48户约3.67公顷土地作为村集体资产,由村两委统一规划发展乡村旅游。村支书罗家元告诉记者,“等有收益了,将集体资产收益的30%,按户口及该户村民入股土地所占比例分配;收益的70%作为村集体资产用于改善村里基础设施等。”
此外,市中区还在不断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体系,探索土地承包权退出的规范操作办法,推进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有关办法,发展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努力建设“全国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
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
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秉承自身优势,市中区把握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以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健康养老等新兴先导型服务业为引领,正构建具有本地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服务业产业体系。
城南新区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示范区”“四川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建设的主战场,是市中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出形象、三年见成效”建设计划,结合其得天独厚的山水自然人文景观,城南新区将打造成为集现代服务业、办公、居住为一体的山水生态新城。
随着朗诗汉安府、塔山公园、川南城际铁路三元站、地下综合管廊等一批批重点项目及其配套设施的落地建设,城南新区正在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滨江高铁新城、文旅康养胜地、宜居宜业新区”。
如今,投资10.8亿元的大千欢乐世界乐园项目建设正式启动,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川南最大、成渝最具特色的游乐园。
此外,“四方块”商业步行街也被纳入棚户区改造范围,改造后的“四方块”将成为内江市的名片、市中区的客厅;服务贸易产业园区、白马现代商贸物流园也在积极建设中。2015年市中区荣获四川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区,这一切都将把市中区现代服务业推进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
力促城乡环境面貌日新月异
作为全省“百镇建设试点”建设小城镇,史家镇依托项目,不断改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先后完成农贸市场地块棚户区改造、场镇水电管网、防洪堤和四平大道、江景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据史家镇副镇长白力江介绍。
依托产业支撑新型城镇化建设,史家镇将以特色河鲜餐饮文化、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为主题,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江风情小镇。
建设“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先行区”,市中区坚持从新区拓展、旧城改造和小城镇适度开发入手,加快构建城镇化发展格局。
如今,市中区已有全国重点小城镇1个,全省重点小城镇3个。城南新区作为“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先行区”主战场也在热火朝天开发建设中,棚户区、老旧院落和新村建设等也按部就班推进,2015年市中区城镇化率达55.6%,承载力大幅提升。城镇化建设正在逐步走出一条提升城市功能、培育特色小城镇、辐射带动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
乡村旅游提档升级
建设成渝两地人寻找和感悟“乡愁”的目的地
3月,油菜花开时节,市中区拉开了2016年首届甜城乡村旅游文化节序幕,主会场凌家镇旮旯沟首日便迎来了两万游客。
随后,双河桃花节、石板村“浑水摸鱼”大赛、爱莲消夏赏荷节、永安葡萄节、长安村板栗节、朝阳柑橘节......一个个节会活动从未停歇。
为打造“成渝乡村旅游样板区”,市中区提出“乡村变景区、农房变客房、农田变公园、农品变商品”口号,并按照“以旅助农、以旅促农、以旅富农”的旅游富民思路,大力实施“21111”旅游精品计划(2景区、1画廊、1古镇、1村落、1基地)和“四季版”乡村旅游(春踏青、夏赏荷、秋品果、冬养生),同时,加快黄鹤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乐贤半岛生态旅游度假区两个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让乡村旅游成为富民的新引擎。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