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追光随影

[旅游·户外] 【锦绣中华】——三湘纪行(7)刘少奇故居:宁乡花明楼(下)

[复制链接]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基层巡视员 发表于 2016-7-24 19:48
楼主参观了不少大人物的故居,能不能讲一下这些故居的风水到底有什么与众不同。

抱歉,我不懂风水学,不能妄加评论!:handshake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进入大楼,大厅内的两根通天柱上的一幅楹联“ 楼成百尺,功著千秋,灵气溢三湘,四海鱼龙朝靳水;德播九州,才雄两论,英名垂万古,一腔肝胆照花明。”由中国楹联学会理事、湖南省楹联家协会副主席胡静怡题写。

195255nfxj7x7ojzzxgcxx.jpg

发表于 2016-7-24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追光随影 发表于 2016-7-24 19:51
抱歉,我不懂风水学,不能妄加评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严谨的态度令人钦佩。:victory: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梅、兰、竹、菊、荷五种构图装饰背景下,大厅正面墙上镶嵌着一幅文彩、书法相得益彰的《花明楼记》,是国家一级作家、湖南省文联主席、时任长沙市人民政府市长谭仲池撰文,由国家一级书法师田英章书写,它给本楼添增了一份厚重的文化底蕴,宁乡县还将此文与《万德鼎铭》一起作为中小学德育教材,广为传诵。

200643bvq2niv3ynlu3qrn.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花明楼记

       公元二零零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少奇故里人民重建花明楼落成。主持者嘱予作记,故尽心成文。
       古往今来,锦山秀水,金城胜地,屡见名楼。今欣看靳江之滨,白鹤岭之巅,重建一座气势不凡,独具江南风韵的五层高楼,名曰花明楼。
       观其楼,古朴典雅,雕栏飞檐,伟岸肃穆,抚云揽月,雄立于玉宇苍穹之下。四周碧野,树木葱茏,修篁滴翠;丘岗山塘,白鹅戏水,丹花霞映;一草一木,一枝一叶,情景交融;牵动百尺高楼墨瓦红梁,招来无数雅士放歌吟颂。
       入其楼,凝眸环顾,  感慨万千,把酒临风,兴会无限。如振翅行空,思接千里。虽楼堂天地有限,然则,北闻洞庭涛声,东睹岳麓春色,南贯韶山瑞气,西触雪峰血脉。是可谓盛世修楼,楼聚民心,岁月更替,风云变幻,柳绿花红,山河斑斓,人世冷暖,尽收眼底。
       登其楼,拾级而上,如攀山,如驾云,如踏浪,凌顶远眺,四面来风。晴日,蓝天浩瀚,可展青云之志,苍山绵长,可抒创业之怀;至夜,皓月当空,群星闪耀,天高地阔,蛙虫和鸣,皆如琴瑟清音,弹咏生活之新韵,未来之壮美。
       每忆大地之子,生于斯,学于斯。历半个多世纪风云,为国开新元,民族振兴,立极神州。虽蒙不测,终是云不遮月,雾不蔽花,声播霄汉,名垂青史,亦如花明楼之巍峨,之雄奇,之灵秀,之久远。可曰:天地悠悠,世事茫茫,人心耿耿,浩气荡荡。思民亲民爱民为民,乃治政之大道。立言立德立功立业,乃经世之根本。故余以为楼同此理,不在高,不在名,不在琼,不在古,而在植地之深,临水之近,得山之灵。嗟乎,纵然花开花谢,不减春秋景色;月缺月盈,自有千古光华。是为记。

       岁次癸未初冬既望
       谭仲池撰文于湘江之滨淡泊书斋
       田英章书录于北京斗室南窗灯下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外第一层还陈列有“宁乡十景”(大沩凌云、汤泉沸玉、玉潭环秀、香山钟韵、飞凤朝阳、石柱书声、天马翔空、狮顾岚光、楼台晓色、灵峰夜月)的景观介绍。一幅幅绚丽多彩的山水画卷,勾勒出了一个风光秀丽,极具诗情画意的宁乡。

       第二层陈列的是宁乡出土的青铜器。宁乡是“南中国青铜器之乡”,出土的青铜器数量之多,品种之全,工艺之美至今还是考古界一个迷。闻名遐迩的四羊方尊、人面纹铜方鼎(1959年湖南宁乡黄材寨子山出土,现藏湖南省博物馆)、象纹大铜铙(宁乡黄材镇月山乡转耳仑出土,现藏湖南省长沙市博物馆)等国宝级文物都是从这里出土的。

       下图为宁乡出土文物:四羊方尊

201348k2pkgkkiww2zqy7q.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201620ok3sydogsuzgz43i.jpg

201626nw7xumy8eyes48sz.jpg

201629odu6seh02uev11n6.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20:21 | 显示全部楼层
202127ij08s00jh0bhj39s.jpg

202131k7a7677as70ehaje.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面纹铜方鼎

       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300~前1046年)
       尺寸:通高38.5、口长29.8、宽23.7厘米
       1959年湖南宁乡黄材寨子山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鼎为饪食器,也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该器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以人面作为主体装饰的方鼎。器腹四面各高浮雕人面,虽大小不一,但五官部位、脸部表情如出一范,可见铸造者拥有十分高明的技巧,也许当时已经掌握了放大缩小的技术。人面写实逼真,表情肃穆,给人以庄严神秘的感觉,这可能是中国南方3000多年前商代人的面貌写真,而其耳上有云勾角状物,下有手爪形饰,又有人认为这是古代文献中的“饕餮”( tāotiè)形象。鼎腹内壁铸有“大禾”二字铭文,“禾”字如谷子抽穗时的植株形象,结合器壁的人面形象,有认为是对祭祀、祈祷谷物丰收的一种纪念。

202627ic4ed5dst4ol7ssf.jpg

202633ur6sffrulsksjrq6.jpg

202639o4llr4bpz8rn8c2b.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商代最大的青铜乐器——象纹大铜铙(náo)

       商后期(约公元前1300~前1046年)      
       尺寸:通高103.5、重221.5千克
       1983年湖南省宁乡黄材镇月山乡转耳仑出土
       湖南省长沙市博物馆藏。
   
        铙是打击乐器,主要用于军旅和祭祀活动。这件象纹大铙重达221.5千克,是商代最大的青铜乐器,被誉为商代青铜乐器之王。

IMG_0237-31象纹大铜铙(1).jpg

203522xmj933j2iim1idi2.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让人惊异的是摆放在这里的乳丁纹钟,按音频不同,从大至小依次排列,称为编钟。分别敲击每个钟可以发出不同频率的乐音,几个钟组合还可演奏古代各种名曲。

204232hy33sysy66gqigip.jpg

       陈列乳丁纹钟的大厅里,一幅对联十分醒目:“当年云黯天涯山重水复疑无路,此日春归故里柳暗花明喜有楼。”

204236zk288413or4y8o31.jpg

204241rqmsvdv554w5tfdo.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四层是湖湘文化名人展。第三层展出的湖湘文化名人代表是屈原、贾谊、蒋琬、周敦颐、易祓、朱熹、王夫之。第四层则陈列着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谭嗣同、黄兴、蔡锷六位名人画像和展品。使人想起了岳麓书院里的那几个字,“唯楚有材,于斯为盛”。
       第五层没有太多装饰,正中立着青年刘少奇半身汉白玉雕像,墙上挂着刘少奇在玉潭小学读书时所作的诗:“小树两边栽,浓荫绿上阶。他年成大树,必成栋梁材。”
       花明楼还装饰了梅、兰、竹、菊玻璃窗花,象征着刘少奇“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学贯中西,德誉古今”的精神品格。

204822bhdpujcpp8eca71p.jpg

204828x8ygtjq9bj89nm7v.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层,凭栏远眺,眼前青山连绵起伏,绿野池塘、村庄农舍,江南田园风光尽收眼底。楼正对面有两座连绵的大山——双狮岭,远远望去,恰如两只狮子蹲伏在那里嬉戏。楼的东侧是安湖塘,青少年时代的少奇同志经常和伙伴们在这里游泳。安湖塘一端连着一座方向相反的弧形山——常山,极似一幅“山水太极图”,为少奇故里增添了几分神韵!

205041z847aajfo5sojyad.jpg


205047bq6998zm14zddt16.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205414m83ofnz3j04jswsz.jpg

205421auwq5w6vww861k86.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万世师表  孔子圣像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纪念   
       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敬赠   
       孔历贰千伍百陆拾壹年


210218dobvs2whndjvnyu9.jpg

210213fzboqgc6zm6pa8os.jpg

210225xegyzpeka9derekk.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210348c1k2pwi8wki1qqc2.jpg

210352otj5ecuepqrebmgp.jpg

210357c5zzzb92byud0kq5.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离开花明园,在去游客中心的途中,路左边有一条小道,刘少奇曾祖父刘再洲的墓就坐落在这里。

       刘家祖坟位于石子岭,与花明德育园入口隔路相望,为刘少奇曾祖父刘再洲之墓。典型的江南平民墓穴,建筑面积约30平方米,以花岗岩和水泥为主料修建。水泥茔顶,青石墓碑,四周铺有花岗岩石块。墓圈为圆形,建有八字栏杆,墓前有一块小坪,墓左边立有一块花岗岩雕刻的墓志碑。

211551luwi33ommwg0iz89.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刘再洲,名序河字再洲,1791年12月16日出生于一个赤贫家庭。共有兄弟四人,他排行第三,其两兄一弟均未偶而寿终。刘再洲为人勤恳,善于农作,年轻时以为人做长工谋生。初娶张氏因嫌其家贫出走。四十岁左右续娶潘氏,生有一子名端庄字得云。后以其积蓄购置田产定居于炭子冲,晚年家境殷实,儿孙绕膝,乐享天伦。1875年1月15日逝世,享年84岁,葬于现址,初为土坟。后其子孙于1911年重新修建白玉石碑花岗岩墓。当时年仅13岁的曾孙绍选(即刘少奇)亦曾参加运石建墓。文革时期,刘再洲墓遭到破坏,白玉石墓碑被砸碎,墓圈和八字栏杆也被捣毁。所幸当时四邻的村民闻讯赶来制止,墓穴未遭破坏。1987年冬,其后裔收集部分原墓石修复如现状。
211752m55vvvveogjes5w6.jpg

211759ojh2g22svmjg9ish.jpg

211804q2e2tvtubvz2at7a.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212226l6nrewwyos2244yj.jpg

2018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7-24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临近游客中心,右边是旅游纪念品和小商品一条街。

212547rmjz3u2ryrmqc2yb.jpg

212553i8idlwud848id1un.jpg

212600vora5skshnofsoom.jpg

212603eixzxxdxe59nlx5n.jpg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