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630|评论: 37

抛砖引玉:浅谈湖广填四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7 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抛砖引玉:浅谈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是指明清两朝初期大规模地从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西等地向四川移民的活动。它与“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等大规模移民活动一样,在中国人口流动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湖广”一词最早指元初建立的“湖广行省”,它管辖今湖北、湖南、贵州、广东、广西、海南六省和四川(重庆)的一部分,元末时辖湖南、贵州、广西、海南四省和四川、湖北、广东局部,明朝时仅辖湖南、湖北两省,“湖广填四川”中的“湖广”是泛指这些地区以及江西。
“填川”是指在宋末、元末和明末清初几个时期,四川境内都有过长达几十年的残酷战乱,加上灾荒、瘟疫不断,造成人口锐减,元末明初和清朝前期,发生了有组织的从其他地区大规模移民四川的活动,以填补四川锐减的人口。
“湖广填四川”大规模移民活动第一次发生在元末明初。宋朝末年,四川战乱长达三十余年,人口大量减少,但元朝建立后没有采取措施移民恢复生产,直到元末发生红巾军农民大起义,其首领徐寿辉的部下明玉珍率军攻入四川,在重庆(当时属四川)自称陇蜀王,后来再改元称帝。明玉珍是湖广随州(今湖北随县)人,他们的军队也基本上是湖北地区的农民,他不仅带来来十几万军队,也有大量少田缺地的湖广农民随军进入四川地区开垦务农,这是“湖广填四川”的开始。随后四川又进行了多年战乱,到明朝初年,四川人口依然很少,政府就颁旨继续从湖广地区移民入川。但此时,湖广地区的人口也因战争锐减,明朝又鼓励从人口较多的江西等地移民湖广,因此巴蜀地区有“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之说。也有不少人是从江西迁入湖北后又继续迁往四川的。
第二次“湖广填四川”发生在清初的康熙年间。明末和清初在四川发生战乱三十多年,从1639年张献忠率农民军首次攻入四川,1644年再次攻入四川并建立了大西政权直到1645年张战死,川人因战争死亡过半;1647年至1650年明朝军队内部又因争权相互打仗;1650年至1659年,张献忠的余部又进入四川并在川北与清军激战数年;1673年至1680年吴三贵叛乱,攻入四川与清军打仗数年。这些残酷的战争连续不断地在四川进行,官军、义军、地主、农民、汉人、满人相互杀戮,直杀得尸横遍野、鸡犬不留,加上灾荒、瘟疫不断,造成四川人口大量减少,以至十室九空。清康熙年初,四川巡抚张德地经重庆到泸州,行船好几天也没看到几个人,非常奇怪,就问随从当地人都到哪里去了?随从答:都死了。当时全川(含重庆)仅有人口约60万,成都也只有七万人,许多州县仅余十数家,张赶紧把这一情况汇报给了清政府,康熙随即下旨,鼓励向四川大规模移民,并实行了一系列移民优惠政策。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广西、河南等省的民众浩浩荡荡涌向四川,拉开了长达数十年的又一次“湖广填四川”移民活动序幕。目前生活在四川的人大部分是这个时期移民的后裔。
在“填川”的移民中,大部分都说自己是来自湖北麻城的,这是因为:其一,麻城地形平坦,土地肥沃,农业发达,人口很多,迁往四川的人也较多;二是麻城到四川有长江相通,交通方便,利于移民;三是张献忠曾屯兵麻城,招了不少麻城兵带入四川,张失败后,这些兵就隐姓埋名生活在四川了;四是麻城是一个理想的转运站,江西一带溯江迁移的移民一般在黄州上岸并在麻城(高阶檐很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转运点)休整后再前往四川。另外,因为迁往四川的麻城人较多,部分来自其它地区的人怕被歧视,也自称麻城人。实际上,在各地迁往四川的移民中,籍贯在麻城的只占一小部份,约占湖北移民数的10%。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9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6-8-7 08:3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6-8-7 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本人的一孔之见,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欢迎大家发表高见。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8-7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段重要的历史,因为大量真实史籍无存,导致四川历史在这些阶段出现断层。
成都市周围至今仍有“张献忠剿四川”的学术争论,意见双方各有道理,但就移民历史而言,本文所述应该是能引起共识的。

发表于 2016-8-7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家谱。上面写的是明朝时,从江西吉安府迁来的。。。

发表于 2016-8-7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张献忠 四川 农民起义?

发表于 2016-8-7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祖籍是湖南宁乡的。迁到四川来有好几代人了。

发表于 2016-8-7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老一辈说我们就是当年过来的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8-7 20:23
我们是第二代

 楼主| 发表于 2016-8-8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常说“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可能就是因为四川人是从其它各省迁来的,成分复杂,不团结所致。

发表于 2017-1-26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种差别不大,但四川重庆的社会形态和中国其他地方是不同的。四川重庆这么大的地方和人口规模,除了极少少数民族和个别县几个镇讲客家话的,通行四川话语法语音语调日常用语基本完全相同,主要只有有些地方部分人的称呼和昆虫叫法不同。
对比所谓四川人移民来源的湖南人,说西南官话、湘语、赣语、客家话的人各占一块地方,各说各的话。同样划为湘语的,十里不同音,很多乡镇语言相互都听不懂不能沟通的。
北到陕南甘肃部分,南到贵州云南广西北部湖北湖南小部分用的和四川话非常相似的西南官话,这是多少百年的教育(专门有读书人去传播)和移民才可能形成?清朝殖民分化统治绝不可能允许传播形成如此大范围互通的语言,现代四川话肯定是以明清之前四川已有语言为主体而不是受清朝外来移民影响。可以看出在明清之前某一朝代四川人的政商势力和巴蜀地区中华文明影响的范围和所达到的高度。

川渝外事实上连片的西南官话区,被人为分隔,有些社会形态已逐渐发生变化,很多也不认为和四川人的联系。一些所谓四川人祖籍的地方,利益要求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值(得势了估计就想着害死别人),社会氛围就对四川人不友善,不分清楚关系都没有合作的前提。分析四川重庆和其他地方族系不同的基层社会,大多数地方社会矛盾比四川更尖锐激烈,缺乏人性最基本的协调和节制,而四川基层社会的矛盾主要是兄弟分家分财产之类的家庭矛盾穷的因素占多,尽管被渗透,但四川以普通人为目标的极端恶性刑事案件仍远低于其他地方其他族系。

”湖广填四川“仅是一种传说,甚至是清朝一些地方族系的官商知识分子为了自身利益或配合清朝统治分化四川社会故意歪曲夸大和到处散布的,要真那么高比例的移民连可追溯的来源只有一个小小的麻城孝感乡怎么可能,甚至现在有的说法麻城下面根本就没有孝感乡。从语言现象和四川人的群体社会行为习惯可以看出,清初外来移民确实是有但比例不会太高,很显然外来移民和平融入原有四川社会更统一主流高度发达的文明。
劳动密集型的工业经济和海外交流运输成本,主要从清末川渝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才较多落后于中国有些地方。

现代四川话和四川人仍是元朝之前巴蜀地区主流中华文明的延续和传承。拿陕南汉中做例,若汉中元朝才从四川划入陕西是事实,那如果元朝之后明或清出现特高比例人口减少和被外来移民文化主导同化的现象,汉中处于陕西地域政治意识强势影响和湖南什么人歪曲引导之下(给四川人搞不清楚自己的文明传承一样,汉中几年前没有多少人较强烈认为自己和巴蜀地区文明紧密联系的了),怎么可能形成的是和四川重庆整一片基本相同的方言?
大片相同语言区的形成,只有三种可能,一是同语言的一批人为中心不断繁衍往四周移民,另一个就是专门有读书人去传播教授语言,再就是更高度文明族群分散分布外来人群分散融入。
看看中国从南到北,除了部分地方,一个省甚至一个市几种基本完全不同甚至相互听不懂方言各占一块地方的,很多甚至乡镇语言都不通听不懂的,要真是同地方成规模的移民清朝才进入四川,明清民国四川人基本军政商势力都没有,或者说四川社会地域族群相互敌视冲突严重,语言有改变统一成四川话的可能吗?

早在三国四川就是汉族繁荣发达可三分天下的地方,明清和历次川外族系冲突战乱屠杀进入四川的移民是有,包括冒籍买族谱合宗现代四川人知道自己清朝前确切祖籍地的人很少,明清四川重庆籍官商势力极其薄弱(假如真的有所谓其他地方地位高的移民那应该保持入川前的水平和社会关系),说明移民的基本都是穷人,富人也是进川之后才发迹的。极少经济条件好的移民经过战乱屠杀后逃难到四川多半能比较珍惜融入四川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很大可能元明清某个时候(比如张献忠)原有的官商知识分子整个阶层很高比例被人杀害了,不然四川人不会失去整个族群历史传承的记忆和解说权,很多被人歪曲伪造。这是典型的四川人防范心理差被人转移社会矛盾祸水东引的例子。
少数背地里和极端不认同敌视四川人的移民主要在清末和民国中前期社会失去控制时期进入川渝。现今很多以为自己外省祖籍的多不是尤其不是清初外省移民,一是清初冒籍分地拿移民补贴和后来买族谱的,二是明清民国四川人势力弱一些人祖籍名义上依附入川的外省官商,还有更多的是有些地方官商知识分子为了自身利益、配合清朝统治分化四川社会、还有清末太平天国混乱时期利用混淆四川人抵制要挟清廷编造夸大和到处散布的。

发表于 2017-1-27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广填川最显著旳标致是至今保留着原籍的文化,例如,达县安仁一带的长沙话.称妈为吚呀,太阳为里里谷,月亮为月弓,顶罆为漏长......外地人根本听不懂,正在申淸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表于 2017-1-27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比如秦灭蜀三国唐朝历次川外族系冲突战乱屠杀是有少数移民进入四川啊,现今四川人基本也没有古蜀古巴的血统了,现代四川人语言文化统一的共同体最迟发生在宋朝,绝不可能在清代。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1-27 20:16
根据大多数专家的研究考证和众多家族族谱的记载,现今的大多数四川人是明、清两朝湖广移民的后裔,这是没有争议的。至于四川话的主体四川官话,据研究是湖广移民四川的人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由湖北方言吸纳四川本土语言融合而成的。

发表于 2017-1-28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下中国历次族系冲突屠杀战乱人流离失所的历史,到处都有移民,不可能单单有人移民到四川了。

比如湖南现在有讲很多种不同方言的,以前湖南很多地方应该本来就是和四川连片基本相同的语言区。就算真是什么时候移过来的,移来移去现在那里的人也不一定还是说同样话的一批人。

除了清末民国故意渗透敌视四川人有记忆至今的,还有现在串通湖南人敌视四川人的,正常的平民和之前的移民,应该是没有人觉得自己是湖南人而不是四川人的了。

当然除了四川这些当官经商的傻逼,让四川人处于被人压迫的群体,又有人不想做四川人了。

四川人不是纯种,事实上也不是纯种,从秦灭蜀,三国,唐灭宋灭历次川外战乱族系屠杀,现代四川人中还有没有一个人还有古蜀人古巴人的血统都说不清楚。

比起些强调纯种高贵的人,四川人更不容易走向极端也更容易被他人所接受。但不代表知道别人坑到四川人头上还不反抗的,知道些思想极端的人而不防范的。

发表于 2017-1-29 11:5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犹太人经历了两千多年都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先,我们都该追根溯源啊

发表于 2017-1-29 12:1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7-1-29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少数背地里和极端不认同敌视四川人的移民主要在清末和民国中前期社会失去控制时期进入川渝。最热衷于鼓吹湖广填四川和重庆与四川分隔的,多是这些人。除了清末民国故意渗透敌视四川人至今仍有记忆的人,还有现在仍串通其他人敌视四川人的,正常的平民和之前的移民,应该是没有人觉得自己是外省其他族系的人而不是四川人的了。了解下中国战乱流离失所的历史,到处都有移民,移来移去早已不知道谁是谁了。

 楼主| 发表于 2017-2-1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jianghubuguilu 发表于 2017-1-29 22:37
少数背地里和极端不认同敌视四川人的移民主要在清末和民国中前期社会失去控制时期进入川渝。最热衷于鼓吹湖 ...

你这种观点很少见,有失偏颇。据我了解,现今绝大多数四川人既承认自己是四川人,也认可自己是外省移民的后裔,这没有什么不妥。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有人因为敌视四川人而故意鼓吹湖广填川这个历史事实的,例如我们这个家族的老谱记载:我们的先辈就是六百四十多年前(明朝初年)从湖北麻城移民四川的,而更早之前则是从江西移民湖北的。而且,明、清两朝的史书和川内大量家谱、族谱以及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也认可这是历史事实的,只是对各个时期移民的数量和移民占四川总人口的比例有不大的分歧而已。

发表于 2017-2-5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庸2015 发表于 2017-2-1 23:40
你这种观点很少见,有失偏颇。据我了解,现今绝大多数四川人既承认自己是四川人,也认可自己是外省移民的 ...

麻城下面的孝感乡根本就没有还是明朝就取消了。不说有些族谱从明朝开始就有人故意渗透到四川重庆的地方和大学搜集再根据四川人的信息量身订做编造出来的。何况那些根本就找不到人的族谱。只有个别是真的,真的也不代表都愿意做子虚乌有连地方都不怎么清楚哪里的人。

  是有那么少数人可能是移民。
  些垃圾东西,人穷的时候活不下去被逼走,人穷的时候就骗别人害别人。一天到晚编造族谱,人一赚钱当官发达了,就是你的人,狗皮膏药一样贴在别人身上,找到机会就害别人。
     还有那些回去都找不到亲人的人,要真是移民,估计亲人不是被些人屠杀完了就是害死完了。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