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确定了学校之后,大腿君又提了个新问题,他这学区房不仅要给娃上学,还希望未来能够增值。 要上重点学区房,必须忍受老破旧 投资二手房的人都知道“15年规律”,就是房龄15年是个拐点,超过15年后周边配套已经没有改善空间,银行贷款难度也高,升值空间变小。 学区房显然不在这个规律的范畴内,很多 上海学区房房源总是被打上"老破小"的标签。分析数据可以看到,在售学区房的建筑时间不少是超过15年的老破房。毕竟购买老学区房的人大多为的是获得入学资格。从成交情况来看,集中在2000年到2008年之间建成的次新房源,基本很难买到更新的学区房。 90年代的“老房子”在停车、小区绿化、房型朝向、厨卫明暗、单栋住户密度都和00后的房子有代差,2000年后随着房地产的复苏火爆,设计理念和水平有了本质的提升。特别是现在购房以中青年家庭为主,对房子外在品相的要求开始挤占对房子内在价值要求的空间,相应价格上涨时也只能当后卫,投资并不是很适合。 不过,“老房子”也不是一无是处,老房子一般位于黄金地段,生活交通特别方便,其好处只有那些每天被地铁挤得毫无尊严的人才能体会到,自住性价比和租售比也不错。只是,别指望升值比新房子快。Shhuang44ss 和大腿君的另一个需求相似,由于学区房通常不是大家在魔都首套置业的房产,相对于整个二手房市场,不少人倾向于小户型。成交二手房的面积集中在60-90平米的区间,学区房的则集中在40-70平米之间。可见为了能够买学区房,大家不仅得接受老旧,还得接受小房子。 拼爹输了不气馁,我们还能拼娃! 把这些因素都考虑完,大腿君说自己心仪的学区房有谱了!可 上海优质学区房房源实在太过稀缺了怎么办?真是不愿意写这段,然而,这却是绝大多数沪漂可能面临的情况。 许多家长抱着“有学区房要上,没有学区房创造学区房也要上的”的信念,在这个不见硝烟的战场上杀得眼红。购买了学区房就一定能进重点小学,开启人生赢家之路吗?越发严苛的学区房新政跳出来说不! 2014年静安区提出“一个门牌号一居住户,五年内只接收一学生”后,虹口、宝山、徐汇、长宁等区也纷纷根据实际情况,效仿了静安的“学区房新政”。 除了区县的政策外,较为热门的小学也制定了更严苛的入学标准,如普陀区的武宁路小学、江宁学校就规定,落户必须满2年才具有入学资格。 杨浦区的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上理工附小、杨浦小学等热门学校,则在招生简章中规定,报出生户口的儿童将在录取中有优先的顺位,换而言之,通过购买学区落户的儿童将处于落后的顺位。录取顺位的调整,使这些热门学校的入学门槛又提高了。 买不到合适的学区房,还能获得好的教育么?来看看魔都的私立小学。 以上海徐汇区的四大民办小学--世界外国语小学、盛大花园小学、爱菊小学、逸夫小学--为例。这四所私立小学,一年包括学费、住宿费、交通费、餐饮费、校服费,常规开销在3.5万~5万的区间内。小学读下来,花费也就是在30万的范围内。 上文我们已经算出牛小的占坑费在100万左右。相比之下,这些私立小学似乎显得更加实惠。不过,这些私立牛小也不是你想进就能进的,得考! 生活在魔都的你,不能拼爹买学区房的话,去只能考私立小学拼娃了。数据是冰冷的,排名是残酷的,如果不把一个个鲜活的小生命,固化成一个个竞争标签,现实也许会更美好。谨以此句,送给正在或者准备在 上海二手学区房市场上厮杀的父母们。 (特别鸣谢DT数据库提供的图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