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报8月16日报道 为召回“滥竽充数”式驻村帮扶干部“点赞” 针对有的驻村帮扶干部搞“走读式”“挂名式”帮扶,有的驻村干部“只转转、不用心”“只谈谈,不落实”的问题,今年4月,云南省实施了《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召回办法》,截至目前已有1117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被召回。 网友认为,精准扶贫是相对于粗放扶贫来讲的,那么粗放扶贫的一个特点就是“大水漫灌”,把资金撒下去了,至于效果怎样,没有一个具体的评估,这种撒胡椒面式的扶贫之所以被人诟病,就是因为光是资金下去了,人没下去,扶贫资金成了唐僧肉,哪个部门都想截留一块,最后到了村民手里的,所剩无几。 网友认为,言必行,行必果。对精准扶贫的成绩考核必须要做到严要求,对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加强指导、培训、管理和考核,对不胜任、不适合、不履职、不作为的坚决召回,对被召回的不合格的驻村扶贫干部,明确规定在一定时间内不得评优、不得提拔。绝不允许重点培养的后备干部在急难险重的脱贫攻坚任务中后退。 网友认为,措辞是严厉的,处理也是果断的,1117名被召回的驻村干部就是明证,我们应该为云南省对精准扶贫工作任务的雷霆果敢点赞,但我们更应该深入的思考,怎样的制度设计才能充分调动驻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而不仅仅是靠行政命令的监察和各种纪律处分的“高压”,因为扶贫工作是需要内生驱动的工作积极性才能干好,而不是仅仅因为高悬在头顶的“召回”之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