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的山水真美,处处空山鸟语,“是自然的美,是美的自然,绝无人迹处,空涧响流泉”。任何人住到那里,都可能成为陶渊明!
太和有一处地方还出美人佳丽,那儿是当时的太和公社四大队,位于邛崃版图的最西端,紧邻芦山县境。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正晌午时分,我站在一处半山腰上,看到对面山头却是云雾缭绕。在坡度45度以上的弯弯山路上,行人都背负着上百斤的实物而行,且健步如飞。
无论是背口袋的姑娘、妇女,还是背着扁圆形木桶子往地里送粪的小伙子,都个个肤色绝佳,粉嘟嘟、水灵灵、白里透红,而且五官端正,身材或矫健、或阿娜。如今可说是挑女婿、选媳妇的好去处。可惜当时户籍限制的严,他们都藏在深山人未识。
问其原因,皆说道是当地水质的原故。莫非那儿的山泉里,果真含有能够美容的矿物质成份?若还真的是,不妨作为一条线索,让科学界研究,发展商去开发!
同样还是这处地方,梯田就像块块玻璃,从山脚至山顶,将好几处山头全部嵌满,在春日光晖的照耀下波光粼粼。若是插满碧绿色的秧苗,或者种植成油菜,将是另一番光景。
这美妙画面的背景却是黛绿色的大山,不输于广西龙胜梯田或者云南元阳哈尼梯田的豪迈气势。
现在这些山头不知是否退耕还林,若还没有,你不妨亲自去走一走、望一望。
啊!差点忘了告诉你:那处地方叫太和紫荆村,我所站立的云气缭绕的巍峨大山背后,即芦山地界的上里,那坡度45度以上的弯弯的石板路,就是一条出邛崃境的南方丝绸之路的一段。
——摘自回忆录《把往事留住》之〈支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