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上半年,上海二手房房价又迎来了一波不小的涨幅。随着这一波房价的涨幅,不少卖家和买家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房产纠纷的比率也直线上升。今天的法读房产,我们就这一现象展开,看看如何规避这些纠纷。 心态失衡,临时跳价引起的纠纷 一位资深业者告诉笔者:“楼市的剧烈变动,影响了买卖双方的心态,许多纠纷由此而起。”今年上海二手房房价快速上涨,春节后和6、7月成为两个标志性的节点,一些业主跟随周边一手房价和土拍价格跳价,幅度10%-30%不等。于是,由此涉及诚意金、定金、违约金或中介服务费等经济纠纷屡屡出现。 某权威律师事务所在上海二手房交易纠纷调处工作报告中提示,交易过程中的两类风险正在加剧。一种就是交易一方履约意识不足,或交易出现问题后,双方不愿让步等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因素就在于房价持续上涨,业主反悔或中途加价。 预估不准,预算不够引起的纠纷 而上海二手房交易过程中容易产生的两类风险中的另一种,就是因购房者自身评估能力及风险防范意识不足所致。 如资金准备不足、对贷款审批额度预计不足、对购房资格条件理解出现偏差等导致签约后交易无法继续履行,造成经济损失。有的是下家自身资质不够,或通过造假获得买房资格,导致买房违约;有的是上家隐瞒个人真实情况,导致过户交易审税时,税费产生较大差异,双方都不愿承担、交易进退两难;还有的是因遇到贷款政策的变动,如房贷时间延长、贷款额度降低等。Shhuang44ss 法读视点:注意三个环节避免纠纷 上海中原地产法律事务部认为,购房前的充分评估显得更加重要。目前,有银行直言办理房贷的审查过程更加严格,甚至拉长放贷时间。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居民按揭贷款新增2.36万亿,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 针对如何避免在交易过程中规避上述两大问题,防止不必要的麻烦,上海中原房产中介法律事务部的相关负责人建议:在三个环节上必须引起关注。 其一,仔细查看协议条款,核算价款,明确违约责任。 第二,计算税费,要求出售方提供相关材料。因房屋购入材料为计算税费的基础,在核算房款时建议要求出售方出示相关材料的原件,以确保购入价格、时间与其所述一致,否则可能导致税费增加。 第三,若为置换,务必与上海二手房房产中介、银行等各方确认交易周期,是否符合置换的各项环节时间要求,并在合同中放宽各交易时间的时限,否则可能因前套房屋交易延迟导致后套房屋交易违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