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G20领导人峰会即将在杭州召开。当前,全球经济依然复苏乏力、贸易锐减,导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及2009年欧债危机的根源仍未解决。英国退欧带来的不确定性加大了金融风险,分化货币政策需要协调,全球金融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国际人士纷纷表示希望本次峰会能重振世界经济,体现责任担当。 印度尼西亚国家科学院地区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卡内瓦蒂·吴燕德丽表示:共同讨论世界经济重大问题的G20峰会已经发生重大变化。G20探讨的议题不仅限定在金融货币领域,而且涵盖解决不平等与贫困等发展问题。贫困和不平等问题仍然是当代面临的严峻挑战。不平等严重损害经济增长,限制个人摆脱贫困的机遇,进而导致政治不稳定,并演变为恐怖主义的根源之一。中国充分利用担当G20主席国的契机,展现出建立更加联动与包容的社会以刺激全球经济增长的强烈意愿。此次峰会的主题使世界各国看到新的希望。人们完全有理由期盼,中国作为G20峰会主席国可以将共同发展的梦想变为现实。 意大利国际政治研究所副主任弗朗哥·布鲁尼认为:本次G20峰会前的国际政治局势异常艰难,英国脱欧等事件似乎让“分裂”更胜“合作”一筹。但我认为,在经济领域内,“合作”仍是主流,各国仍在努力通过合作以取得自身经济的增长或恢复,中国提出的“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目标,正是全球各国所期盼的,基础设施投资应被视作未来世界经济合作的重要议题。欧洲存在大量基础建设投资的需求,在美国基础设施投资表现不佳的情况下,作为全球基础建设投资领军者的中国,可以通过本次峰会分享在这一领域的成果。经济合作需要有力的政治保证,希望各国领导人能够在峰会上探讨对策,消弭分歧,让全球化进程能够伴随政治局势的改善再度扬帆起航。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全球经济监测中心主任哈米德·拉西德提出:创新是实现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驱动力。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范围内的创新促进生产率增长已明显放缓。联合国《2016世界经济形势和前景》报告显示,政府和私营部门需要重振创新和生产力增长,让世界经济回到强劲增长的轨道上。因此,“创新增长方式”将是G20杭州峰会一个非常重要的焦点。G20峰会是世界经济决策最高级别的论坛,我们可以合理地期望世界领导者把注意力聚焦于重振全球经济增长的议题上。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中国通过一系列结构性改革措施成功地重新平衡经济,逐步从出口导向转向提振内需,这令人振奋。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已准备从中国学习经济缓慢转型的经验。近年来,中国在减少碳足迹的增长领域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成为可再生能源和绿色增长的最大投资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