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474|评论: 13

西充县文明城市创建征途中的精神洗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31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4年,围绕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的目标,着力打造中国西部有机食品第一县、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中国西部文化名县、国家法治先进县的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踏上了创建第四届四川省文明城市的新征程。

  三年创建路,见证了西充人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和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我们所追求的是,通过创建的过程,让城市经历一次脱胎换骨的锻造,让市民经受一场文明的洗礼,继而形成一套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和市民文明素质的长效机制”,西充县委书记陈泽斌一语破的。

  在三年的创建过程中,西充人不走捷径,脚踏实地,凭着执着和坚韧,进行着一场塑造城市灵魂的文明接力。

  ——触及心灵抓认知。不单就创建抓创建,而是通过各种宣传阵地、宣传方式,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无论经济建设、城市管理、事业发展,都以文明城市建设标准为统揽,把这项系统工程融入部门工作和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之成为一种城市自觉和个人自觉。

  ——破立结合抓规范。面对城市管理上的难点与顽症、市民思想和行为上的陈规陋习,坚持破立结合,建立和完善系列工作规范、行为规范,通过强有力的组织指挥系统落实规范。使人人遵守规范,让城市变得有序、和谐,不断丰富着“生态之城、产业之城、文化之城、幸福之城”的文明内涵。

  ——典型塑造抓引领。大力倡导以先进典型为标杆、为导向,坚持把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贯穿于创建的整个过程,健全选树机制,完善学习机制,抓好推广机制,让典型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持续不断地给创建活动注入正能量,在全体党员干部和市民中,形成学习典型、争做典型、事事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西充县,在三年的创建过程中发生着蝶变;西充人,追求文明的幸福接力永不停步。

一、专项治理 美化家园

  在创建四川省文明城市的过程中,西充始终以“建、管、塑”为抓手,从市容市貌、城市交通、服务设施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入手,坚持高标准整改落实,集中开展城市管理十大专项治理行动,全面改善了城市面貌,提升了城市整体形象。

  综合治理和专项整治相结合

  围绕“干净整洁、清爽舒适、文明有序”的总体要求,以解决群众反映多、整治难度大、标准要求高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重点实施了城区环境卫生、游摊散贩、交通秩序、市场及周边秩序等“十大专项治理”,集中治理乱停乱放、乱摆乱设、乱丢乱倒、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涂乱丢、乱行乱踩等“城市七乱”。

  在城市综合治理上,组建城市综合管理委员会,明确各部门、乡镇、社区城市管理工作职责,完善相应的督察考核机制,坚持城市管理工作例会制度,强化城市管理工作统筹协调;深化联合执法机制,实行城管、交警、环保、市场监督管理等单位的联合执法。

  在专项治理上,每项专项治理工作,均落实一名牵头县级领导和牵头责任单位,细化落实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和完成时限;加大财政对城市管理、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的投入力度,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实施经营城市战略,切实保障城市建设管理的需要;按照奖惩并重的原则,建立健全乡镇、社区城市管理工作考核机制,突出每月重点,强化检查考核、督促整改,考核结果与各乡镇、社区工作经费挂钩。

  执法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西充在城市管理中,坚持执法管理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疏堵并重,积极探索城市管理新模式。

  在“牛皮癣”治理上,落实县级“领导包片、部门包街”责任制,同时,由公安局牵头,城管执法、电信、联通、移动公司等单位联合行动,加大对违法广告的源头治理和打击力度。

  在车辆乱停乱放治理上,加强城管与公安联合执法,同时,增设街道停车位,强化集贸市场配套停车位的规划建设,特别是在每年春节外出务工人员大量回乡之际,县城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实行“开门迎客”,为广大市民免费提供停车场地。

  在游摊散贩治理中,将城区街道划分为严管街、严控街和一般街,分别制定管理方案;采取“变赶为引”、疏堵结合的方法,主动为流动商贩开辟出专业、固定的市场,同时解决好“面子”与“肚子”的问题。

  县城为主和乡村为辅相结合

  “我们要以县城为主和乡村为辅相结合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创建,促进中国西部农业公园、中国西部最美乡村建设。”西充县人民政府代县长、创建指挥部指挥长孙骏明确要求。

  西充坚持“中心带动、轴线集聚、县城提升、整体推进”的城乡发展思路,统筹推进一体化进程。在强化主城区文明创建的同时,在乡村广泛开展“新家园、新生活、新风尚”示范村创建活动,突出宣传引导、文明劝导、示范典型、激励机制“四有”手段,开展文化入村、清洁入院、文明入户、道德入心“四入”活动,强化基础设施、文体设施、保障设施、环卫设施“四类”设施建设,培育文明风尚,营造秀美环境,夯实生活富美基础。

  在全县城乡集中开展“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系列活动,通过开设“电视讲堂”、组织身边典型现身说法、文明新风“坝坝戏”、乡村干部“结对送文明”等载体,开展文明新风系列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评选表彰县级文明村(社区)、“星级文明户”、“身边好人”,开展文明新风系列创建活动,大力倡导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知恩感恩“三种观念”;引导养成勤俭节约、文明卫生、遵纪守法“三个好习惯”;促进形成互帮互助、尊老爱幼、诚实守信“三种好风气”。

  全县的变化已然显现: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文明新风随处可见,文化西充、活力西充、魅力西充、幸福西充的画卷在创建文明城市中徐徐展现,山水相映,气象万千。

二、建文明城 育文明人

  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欲建文明城,先育文明人。在四川省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西充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大力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加大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力度,以做文明人、行文明事为基本要求,通过宣传教育、文明实践、管理引导等措施,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宣传教育

  培育市民的文明理念

  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教育是基础。近年来,西充县通过宣传教育途径,广泛普及文明知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融入到市民生活中,引导市民改变生活中的陋习。

  西充利用歌曲、故事、小品、相声、快板、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崇德扬善、文明执法、文明服务、文明交通、文明家庭”等新风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市民在欣赏中学习,在学习中铭记。

  为提高市民的知晓率,创建三年来,西充不仅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和展示牌、电子显示屏、车载电视等载体,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宣传,全面倡导树立崇德扬善、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文明新风,使公民道德教育入脑入心。

  开展活动

  践行社会文明新风尚

  讲文明、树新风、争做文明有礼西充人。创建三年来,西充紧紧抓住创建文明城市这个契机,坚持从具体事情抓起,从日常言行抓起,从市民反映较集中的问题改起,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文明实践活动。

  机关企事业单位普遍开设了道德讲堂宣讲活动,团县委、旅游局等单位开展了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妇联开展了“最美家庭”“最美婆媳”评选活动……在文明实践活动中,以实践深化教育,着力增强市民的道德责任感,养成自觉奉行和日常践行的文明习惯,引导市民做到知行统一,将文明落到实处。

  选树典型,以点带面。在文明实践活动中,西充常态化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十佳文明公民”“十大孝星”等评选活动。

  管理引导

  文明之花悄然绽放

  管理出素质,引导出文明。市民文明习惯的养成,不会一蹴而就,需要矢志不渝的努力,关键在于制度保障和执法约束。为此,西充文明办联合公安、城管、环卫等有关职能部门加强联动,对市民不文明行为进行管理,引导市民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提高。

  为使管理引导工作落到实处,西充以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和督察曝光为抓手,定期对全县各社区、单位开展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定期对城市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监督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就在当地媒体进行曝光,并及时通报责任单位,研究改进措施,以测评和曝光促进整改落实。

  文明只在一念间,每个人主动作为,小善举就必定会结出大善果;一个人激活一群人,大家就会事事以文明素养为标杆。针对县城内的乱停乱放、“牛皮癣”、占道经营、户外广告、工地扬尘、夜市烧烤、游摊散贩等突出问题,城市管理部门进行了专项整治。在有效的教育和管理引导下,街道再次恢复了整洁、畅通。

  交警,是文明城市创建的参与者。西充交警一边完善城区交通设施,一边整治交通秩序,规范停车管理,如今,县城里车辆停放有序,交通秩序井然。

  不闯红灯、不跨越护栏、不乱扔垃圾、不损坏设施、不踩踏草坪,见难就帮、遇险就上,受助后致一声谢,打搅别人时道一个歉……三年的创建,在西充营造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浓厚氛围。经过文明的洗礼,市民在日常行为、点滴之间,待人接物、举手投足中,无不透着文明素养。

三、全民参与 古县增辉

  蜀地西充,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建县至今1390余年,“诳楚存汉”大将军纪信、民盟原主席张澜等皆诞生于此,是久负盛名的文化县、“中国(纪信)忠义文化之乡”。近年来,先后获得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全国法治县创建先进单位等殊荣。

  广泛发动 全民参与

  在创建四川省第四届文明城市过程中,西充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开展了一系列接地气、有人气、聚正气的宣传活动,广泛发动各方力量,不断把争创四川省文明城市工作向纵深推进。

  “八大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无不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无不关系到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提高。2014年,启动文明创建工作之初,西充即扎实开展宣传活动,调动市民积极性,发挥市民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主体作用。

  通过宣传,西充人认识到,创建文明城市,不仅仅只是“相关部门”的事,同时也是自己的事。“

  为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西充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提高市民知晓率、参与度的措施:设置手机铃声,拨打电话即响起“文明城市人人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铃声;制作公交站台、道路名牌等创建宣传广告;在汽车站、广场等公共场所和银行、通讯公司营业网点的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文明创建的公益广告……

  通过全方位、广覆盖的宣传活动,多形式、常态化的宣传报道,极大地提升了市民对创建四川省文明城市的认同感、社会的参与度和创建的影响力,真正形成了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

  西充市民把城市当自己的家一样精心管理,温情对待。文明城市让西充更有品质,人人有素质;文明城市让西充更有诚信,人人讲信用;文明城市让西充更有温度,人人有爱心。2015年,来西充旅游的游客高达239.3万人次,众多游客认为,人人参与文明创建,使文明浸润的西充焕发出别样风采,宜居宜游。

  绚丽夺目 引领风尚

  细雨无声,滋润万物;文明不言,深入人心。在持续创建的过程中,西充实现了自我超越,收获了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不断提升的硕果。

  如今,十字路口闯红灯的行人越来越少,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孕让座已成为普遍习惯,公交站点、医院挂号排队早已内化于心。如今,每一个西充人心中都有着自己对文明城市的定义,同时以自己的方式参与着、享受着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三年的创建历程,开出了芬芳的文明之花,市民早已把文明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价值追求,一种发自内心的生活向往。每年中、高考的时候,各种志愿者组织,都会组成“爱心送考车队”,为考生提供服务;在社区及乡村,经常会看到志愿者关爱“空巢”老人的身影;在县城重要交通路口,常有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的交通文明劝导员,提醒市民不闯红灯,安全出行;在广场、车站、医院等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所,你会看到均设置有志愿服务站,为游客及群众提供志愿服务……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文明行动,让越来越多的市民认识到,每一位个体都是城市文明的奠基者,他们也以自己所在群体的“文明小气候”带动全社会的“文明大气候”,让西充的文明之光绚丽夺目。(西充县文明办)


094306jzbydvscnicm6os3.jpg
094305ajci7gby7vb7gbwp.jpg
094305exdllcc5xxdu5ldm.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导文明出行
094520ypnbj83ss08e0njv.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8-31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094605qez3w8w8qm9no9ww.jpg

发表于 2016-9-7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

发表于 2016-9-13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明创建靠大家

发表于 2016-9-18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文明创建加油

发表于 2016-9-21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天广场有活动

发表于 2016-9-21 11:1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交通是发展的关键。
20160921_090530.jpg

发表于 2016-9-23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为文明创建顶起

发表于 2016-9-25 07:42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9-26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做文明西充人

发表于 2016-9-28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把经济发展起来才是真的

发表于 2016-9-29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zhaojun_yang 发表于 2016-9-28 13:02
先把经济发展起来才是真的

文明程度影响经济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