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845|评论: 2

[生活资讯] 百年“观音豆干”之蝶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31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观音豆干,以贺家观行豆干为主,原名“仁”字豆腐干,起源于前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由贺家第四代传人贺瑞富外祖父刘炳然(原名刘泰安)所创。它的由来,源于一巧遇。

1890年初,一白发老者携儿带女在蜀东访亲途中被抢,劫失盘缠,沿途乞讨至大竹兴隆场。刘炳然在兴隆场经营有客栈、茶楼,为人豪爽,乐善好施,被当地人称为“仁”字号袍哥大爷。刘见老者面目慈善,一家可怜,将其收留在自己的客栈内,免费供其食宿。老者一家休整数日,思家心切,不愿久留,执意上路。刘再三挽留不成,便为老者备足行囊盘缠。临行前夕,老者做了一道绝活菜“黄金龙须”(豆腐干切成的细丝),并将其制作手艺及配方传授给刘作为答谢(原来,白发老者乃朝中御厨后代)。刘得此后,如法炮制,食客皆奔“黄金龙须”而来,生意愈加红火。刘见其状,便萌发开设制作豆腐干作坊的念头。

1890年,刘的“仁”字豆腐干作坊开张,并在包制豆腐干的木制模板上刻上36个“仁”字,制成的每大张豆腐干上的36小块中均显一个“仁”字,便此,“仁”字豆腐干扬名于世。刘独家精心经营“仁”字豆腐干作坊,严守工艺秘方,于民国十五年(1927年)把独门配方传于十二岁的独生女儿刘明菊(贺瑞富的奶奶),成为第二代传承人。

民国十九年(公元1931年),经媒人介绍,刘明菊认识了家住观音乡永兴村贺家沟(如今的观音镇雁儿村)的贺呈發,兴隆场与贺家沟仅有一山之隔—大寨坪山,同年,嫁入贺家,将其制作工艺带到贺家,贺家开始制作豆腐干。其豆腐干每张一市尺见方、重二两五钱,视之,薄如纸壳、黄金亮色,皮张绵实、光洁润滑;闻之,咸香清雅、沁人心脾,气息飘渺、诱人食欲;食之,爽滑细腻、口感绵韧,细嚼慢咽、回味悠长。它的绵实特点尤为称绝,每张折成三折,可承受约25公斤重的拉力。久而久之,当地将其称为“观音贺家豆腐干”,受到百姓称赞,并被政府列入《大竹县志》。

嫁入贺家后,刘明菊育有三子(一男两女),随着时间推移,孩子们也渐渐长大,也已成婚,刘便将豆干技术传于儿子贺献政、媳妇赵天云,成为第三代传承人。

大竹解放后,观音桥成立供销合作社,聘刘明菊前去教授技术,发展豆腐干生产,带动当地经济。观音贺家豆腐干在川东各县走俏。      

1979年,观音公社又创办企业,以豆腐干作为当地特色产业,刘明菊又受聘前去技术指导。从小跟着奶奶一起学习制作技艺的贺瑞富便跟随一同前往,一是作为小师傅教授技术,二是充实自己的经验,为他的将来打下了坚实基础。

1980年,由观音公社推荐,将贺瑞富介绍到垫江县粮食局教授当时的待业青年学做豆腐干,使他们有了就业机会。由于贺瑞富的技术传授出色,得到当地政府嘉奖,垫江县粮食局为此赠送锦旗感谢观音公社。与此同时,年少的贺瑞富在观音一带有了不小的名气,被习称为“观音贺豆干”。

1982年,观音公社的观音豆干已经远近闻名,并受到大竹县人民政府重视,由县政府牵头、县政协参与和观音公社联合承办豆腐干生产线,聘请贺瑞富作技术指导。

1983年,观音粮站豆腐干厂成立,贺瑞富应邀到该厂教授指导。后因粮站改制,豆腐干厂停办。

1985年,观音乡办豆腐干厂成立,贺瑞富又受聘为技术指导。

经过多年的制作经验,贺瑞富的豆腐干制作技艺已炉火纯青。不甘平庸的他,决定离开乡办企业,回到家中自己发展;因家中兄妹众多,手头拮据,必须靠自己去挣创业本金,便投入养猪、养鸡、养兔等。养殖还算顺利,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晃几年过去,总算有了一些积蓄,加上自己之前在各处做技术指导所挣的积蓄,于1989年,为传承祖业的贺瑞富与妻子在老家观音乡金花村7组(如今的观音镇雁儿村11组)添置起了豆腐干生产用具,开始了家中传统手工作坊生产。可创业并不容易,其中的艰辛冷暖,只言片语是不能道其明白的。白天,他下地务农;晚上,同妻子一起做豆腐干;选豆子、泡豆子、磨豆浆、烧浆、点卤、压模、成型、卤制、烘烤,人手又少,工序繁多,时时累得精疲力竭,腰酸背疼。每逢赶场天,夫妻俩就背着装满豆腐干的背篓,徒步到几里或者更远的周边乡镇走街串巷,或转田坎、进院落,兜售豆腐干;有时连饭都顾不上吃,晚上饿着肚子赶回家,又开始制作。

因为传统工艺技术精湛、口味独特、品质上乘,越来越多的顾客喜欢上了“观音贺家豆干”。贺瑞富夫妇越来越有名气,不少人慕名来到家中购买。这如日东升的势头,激发了贺瑞富将祖业发扬光大的奇想,同时也意识到在农村老家各方面条件有限,生产也根本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于是便在观音场镇上租得一间民房,开始扩大生产。生产条件好转,销售得到改善,“观音贺家豆干”告别了走街串巷的历史,开设摊点销售。

2000年,经过努力拼搏,几年下来,又挣得一定积蓄,贺瑞富自建厂房,“大竹县观音镇贺家豆干厂”挂牌成立,并将“观行”注册为自己的产品商标。为发展需要,贺家豆干厂招聘人员、添置设备,开始步入产业轨道。与此同时,贺瑞富到外地考察,购得真空机、磨浆机、微波灭菌机等新型设备。随着观念的提升,“观音贺家豆干”便有了独立设计的高温灭菌、真空包装,进一步延长了豆干的保质期,使“观行”豆干走得更远。
2002年,随着社会经济的提升,消费者对产品包装和口感的要求越来越高,贺瑞富便在包装外观设计和产品口味及包装规格上下功夫,添加了精美礼盒包装、添加麻辣口味系列(麻辣片、麻辣丝)、五香口味系列(五香片、五香丝)、添加各种大小包装规格。此举一经推出,观音贺家豆干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短短几年,“观行”牌豆干得到跳跃式发展:2008年,被列入“达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荣获“达州市十佳名小吃”、“大竹县特色旅游商品”;2011年,荣获大竹县“十大小吃”、“大竹桃花节参展商品”等殊荣。2012年,为使企业得到更好发展,又在观音镇征地5000多平方米,总投资500多万元新建厂区,并将原厂注册改为“四川省贺家观行食品有限公司”。2014年,荣获“达州市知名商标”,并荣升为全县规模以上食品加工工业企业。

如今,公司又在原有的口味基础上,增加了泡椒豆干、香辣豆干、孜然豆干、香菇豆干、麻辣软豆干、五香软豆干等多种口味,满足了各类消费者需求。“观行”豆干年产量可达到800吨,年产值增至2000多万元,与此同时,还发动观音周边农民学习制作豆干,公司进行收购或自行销售,以此壮大观音豆干的产业链。

观音豆干历经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五代人的精心传承,努力实现其历史的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让更多当代人认识与了解祖辈留下的非遗文化,从而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得到有效的传承,以此“观行”秉着“传承非遗文化,弘扬地方美食“,并以“保持传统技艺,从严品质标准,诚善服务社会”的精神,着力构建百年基业。
102924jewz7pbb2zx55gt1.jpg 102926ydd9dpdkdndkazar.jpg 102926yunj0m9mspxdx0m7.jpg 102927tclswwqkpx8xw5j6.jpg 102927x8e88lld288gmg5y.jpg 102928adtjf2jixx8v7b2j.jpg 102929dt4b43nb4z80vht8.jpg 102929jho13vu6ewa43uc1.jpg 102929b6hrix7cvpwzxaki.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6-8-31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吃。

 楼主| 发表于 2016-9-6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吃就多吃买点:lol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