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兴隆场乡北斗村精准扶贫的几问题咨询 1、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值得庆幸的是通村路的托宽(不管效果怎样)终于动工了。 2、 所谓的聚居点的修建,无可后非可改善部分居民的起居环境。该点是否真正规划了村校?但为何到该村的聚居点的人极少呢?是否考虑到老百姓传统的居住风水观念?当然,这已是后话了? 3、 北斗村共四个社,为何与万安接壤的一社只给该社的贫困户免费发了几只小鸡,而没有其他任何动静,单凭发几只鸡也能脱贫吗? 4、 所谓的土地流转,就是让包工头将土地推成“片”后,部分土地由所谓的承包商种上了所谓的“经济作物”,部分土地让它荒废长草,请问这是让贫困户脱贫还让承包商脱贫?还是......老百姓现在是既无土地可种,又无其他收入,外出务工? 5、 该村一社有个陈家磅还是叫陈家弯的地方,大概近10户村民,确有7户左右的“精准扶贫户”,唯一的一口堰塘至今未作任何维修处理(官方理由是路不通,机械和材料运不到点),奢侈多年想修一条机耕路(不到1000米),因居民太穷自己无力修建(其他的这类机耕路政府已准备硬化了),请问是否可借扶贫东风实现这里居民多年的夙愿? 6、 地方负责脱贫的大小官员们,真应好好研究如何真正脱贫,而不是资料上的脱贫或做几个动作就脱贫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