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公众关于电信诈骗为何屡禁不止的疑问,工信部日前回应称,不排除个别基层电信企业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罔顾社会责任,将要求虚拟运营商严格落实实名制整改,并将制定、出台一系列技术标准和规范,督促相关企业加快技术手段建设,增强虚假号码的检测和拦截处置能力。 犯罪分子往往利用人们趋利避害的心理通过编造虚假电话、短信等方式给群众发布虚假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布范围广,侵害面大,所以造成损失的面也很广。信息诈骗手段翻新速度也快,从最原始的中奖诈骗、消费信息发展到绑架、勒索、电话欠费、汽车退税等等。犯罪分子总是能想出五花八门的各式各样的骗术。 要从根本上遏制电信诈骗问题,要依赖于公共防治网络的缜密化。包括对犯罪行为的精准打击,还包括相关预防体系的建设,比如信息安全的保障,安全责任的落实,防骗教育的跟进。从徐玉玉案迅速侦破来看,只要职能部门切实担负其责任,顺着电话号码和银行账号顺藤摸瓜,抓获诈骗犯并没有那么难。遇到“冒充公检法”的诈骗,群众要冷静,公检法机关不存在“安全账户”、“监管账户”,任何涉及该类账户的来电均为诈骗电话;不要在不安全网络环境中使用自己的网络聊天工具,需经常更换密码;日常使用的电脑要经常杀毒、进行定期重装,尽量做到专机专用;不要轻易给陌生账户转账,只要对方出现陌生的转账账户或提出更改收款账户,都要格外小心。要通过当面核对、电话核实等多方渠道进行核实,确保无任何疑问才进行转账。
|